洛钼露天矿D采区稳定性微震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目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微震监测技术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矿山概况 | 第17-25页 |
·矿区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第17-18页 |
·矿区地质概况 | 第18-23页 |
·地层 | 第18-19页 |
·构造 | 第19-21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1-22页 |
·矿体特征 | 第22-23页 |
·D 区及周边开采现状 | 第23-25页 |
·D 区开采现状 | 第23-24页 |
·周边开采现状 | 第24-25页 |
第三章 D 区采空区分布与地压特点 | 第25-28页 |
·D 区开采历史 | 第25页 |
·D 区采空区分布特点 | 第25-27页 |
·D 区地压特点 | 第27-28页 |
第四章 D 区微震监测方案和系统建立 | 第28-40页 |
·微震监测系统方案 | 第28页 |
·传感器布置设计方案 | 第28-34页 |
·微震监测范围 | 第28-30页 |
·传感器布置设计方案 | 第30-32页 |
·传感器布置优化设计 | 第32-34页 |
·微震监测系统的建立 | 第34-40页 |
·系统现场安装调试 | 第34-35页 |
·系统运行现状 | 第35-40页 |
第五章 复杂采空区下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 第40-64页 |
·研究意义 | 第40页 |
·研究指标 | 第40-42页 |
·波速 | 第40-41页 |
·衰减系数 | 第41页 |
·品质因子 | 第41-42页 |
·实验方案 | 第42-45页 |
·采空区条件下应力波传播特性实验方案 | 第42-44页 |
·絮渣条件下应力波传播特性实验方案 | 第44-45页 |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5-54页 |
·采空区条件下应力波传播特性实验数据分析 | 第45-53页 |
·絮渣条件下应力波传播特性实验数据分析 | 第53-54页 |
·第二次实验方案及数据分析 | 第54-62页 |
·第二次实验方案 | 第54-55页 |
·第二次试验数据分析 | 第55-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爆破及其震动影响的微震监测分析 | 第64-80页 |
·井下爆破微震监测分析 | 第64-74页 |
·井下爆破对空区稳定性的影响 | 第74-80页 |
·爆破震动效应 PPV 分析 | 第74-78页 |
·爆破与单通道事件率变化关联分析 | 第78-80页 |
第七章 D 区微震监测稳定性分析 | 第80-90页 |
·岩体破裂定位事件分析 | 第80-86页 |
·定位事件空间位置 | 第80-81页 |
·定位事件随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 第81-82页 |
·定位事件能量分析 | 第82-83页 |
·定位事件地震矩分析 | 第83-84页 |
·定位事件视应力分析 | 第84-85页 |
·定位事件波形分析 | 第85-86页 |
·非定位事件监测结果及分析 | 第86-90页 |
·日累计触发事件分析 | 第86-87页 |
·单通道触发事件分析 | 第87-90页 |
第八章 基于微震技术的地压灾害预警研究 | 第90-102页 |
·多参数预警方法研究 | 第90-99页 |
·基于单通道触发事件率的预警研究 | 第90-93页 |
·基于能量指数—累计视体积的地压灾害预警研究 | 第93-97页 |
·基于微震 b 值的大规模地压灾害预警研究 | 第97-99页 |
·地压灾害微震预警程序 | 第99-102页 |
·预警流程 | 第99-100页 |
·微震地压灾害安全预案 | 第100-102页 |
第九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4页 |
·论文总结 | 第102-103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