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5页 |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政府绩效审计概述 | 第16-24页 |
·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现实动力 | 第18页 |
·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 第18-21页 |
·政府绩效审计的范围 | 第21页 |
·政府绩效审计的特点 | 第21-22页 |
·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 第22-24页 |
第3章 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绩效审计 | 第24-30页 |
·政府职能转变 | 第24页 |
·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 | 第24-25页 |
·提高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力度 | 第24页 |
·提升政府公信力 | 第24-25页 |
·构建服务型政府 | 第25页 |
·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目标的实现 | 第25-26页 |
·政府绩效审计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政府的监督力度 | 第25页 |
·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 | 第25-26页 |
·政府绩效审计有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 | 第26页 |
·限制政府绩效审计发挥作用的因素 | 第26-30页 |
·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 第26页 |
·现行审计体制的制约 | 第26-27页 |
·缺乏完善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 | 第27页 |
·审计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合理 | 第27-29页 |
·缺乏系统化的政府绩效审计方法 | 第29-30页 |
第4章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6页 |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特点 | 第30-33页 |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 | 第30-31页 |
·英国的政府绩效审汁 | 第31-32页 |
·瑞典的政府绩效审计 | 第32-33页 |
·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特点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36页 |
·健全的政府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33页 |
·构建能够满足政府绩效审计要求的审计体制 | 第33-34页 |
·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形式多样化 | 第34页 |
·建立完整的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页 |
·运用满足政府绩效审计要求的审计方法 | 第34-36页 |
第5章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 第36-51页 |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运行的保障因素 | 第36-38页 |
·建立健全政府绩效审计法律法规 | 第36页 |
·建立政府绩效审计体制 | 第36-37页 |
·加强政府绩效审计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程序 | 第38-44页 |
·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审计程序 | 第39-41页 |
·政府公共产品建设绩效审计程序 | 第41-44页 |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系统化 | 第44-45页 |
·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审计方法系统化 | 第44页 |
·政府公共产品建设绩效审计方法系统化 | 第44-45页 |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指标设计 | 第45-48页 |
·政府公共服务绩效审计指标设计 | 第45-47页 |
·政府公共产品建设绩效审计指标设计 | 第47-48页 |
·审计质量控制 | 第48-49页 |
·审计结果处理和责任追究 | 第49-5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总结 | 第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