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波光月影下的沉潜:新月时期诗歌创作 | 第12-30页 |
第一节 灰色意象下的内心拷问 | 第12-18页 |
一、 色调晦暗的悲凉世界 | 第13-15页 |
二、 宿命罗网的迷茫无措 | 第15-18页 |
第二节 承新月格律之风 | 第18-24页 |
一、 “三美”主张的完美实践 | 第18-21页 |
二、 “戏剧化”手法的初步探寻 | 第21-24页 |
第三节 现代“新质”的浅吟低唱 | 第24-30页 |
一、 置身事外的冷淡凝视 | 第25-27页 |
二、 隐喻暗示的多面展示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对“缪斯女神”的反叛: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变 | 第30-50页 |
第一节 抒情主题与修辞策略的情理形态 | 第31-36页 |
一、 打破灰色生存境地的抒写 | 第32-34页 |
二、 完善新格律诗的参差均衡论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智性与情感并存的现代“新质”展现 | 第36-41页 |
一、 非个人化表现策略 | 第37-39页 |
二、 智性与情感并行不悖 | 第39-41页 |
第三节 主智诗思形成原因探究 | 第41-50页 |
一、 “反优先权”下的内心焦虑 | 第42-47页 |
二、 中西文化下的价值取向 | 第47-50页 |
第三章 “变”与“不变”的双重互换:现代主义到大众化诗学 | 第50-69页 |
第一节 自我扬弃中浴火重生 | 第50-56页 |
一、 自溺的“小我”与自省的“大我” | 第51-53页 |
二、 “慰劳”主旨下的全新主题 | 第53-56页 |
第二节 自我否定的螺旋式进步 | 第56-62页 |
一、 严肃主题中的平凡意趣 | 第57-59页 |
二、 坚守理性抒情方式的阵地 | 第59-62页 |
第三节 表象掩盖的内在原因 | 第62-69页 |
一、 协入生活大节奏 | 第63-65页 |
二、 瓦雷里的教化启迪 | 第65-69页 |
结语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