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及其立法价值探析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次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民间借贷的界定、成因及优劣势分析 | 第10-18页 |
·民间借贷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3页 |
·民间金融 | 第10-11页 |
·民间融资 | 第11页 |
·民间借贷 | 第11-13页 |
·民间借贷产生的原因 | 第13-16页 |
·资本供求矛盾 | 第13-15页 |
·金融市场的二元结构 | 第15页 |
·中国熟人社会的文化传统 | 第15-16页 |
·民间借贷的价值与缺陷 | 第16-18页 |
·存在价值 | 第16页 |
·存在缺陷及不良影响 | 第16-18页 |
3 民间借贷的分类 | 第18-27页 |
·按借贷关系主体划分 | 第18-20页 |
·现有法律规定中的主体划分模式 | 第18-19页 |
·根据主体数目进行划分 | 第19-20页 |
·按利率区间划分 | 第20-22页 |
·主体规模与利息率是影响借贷风险的两个基本变量 | 第22-23页 |
·我国民间借贷的立法现状 | 第23-27页 |
·关于效率、安全与公平的立法宗旨 | 第24-25页 |
·制度中的具体规定与宗旨相背离 | 第25-27页 |
4 民间借贷的立法宗旨 | 第27-39页 |
·明确价值目标 | 第27-30页 |
·公平与正义是根本 | 第28-29页 |
·效率与自由是目标 | 第29-30页 |
·秩序与安全是保障 | 第30页 |
·具体对策 | 第30-39页 |
·个人放贷合法化、规范化 | 第31-32页 |
·放开金融市场,引导民间金融机构正规化 | 第32-39页 |
5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