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建构的相关问题探讨--以美国少年司法制度为借鉴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少年司法制度概述 | 第14-34页 |
第一节 少年期与少年的特质 | 第14-20页 |
一、少年期 | 第14-19页 |
二、少年的特质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少年司法制度概述 | 第20-34页 |
一、少年司法制度的性质 | 第20-23页 |
二、少年司法制度的概念 | 第23-28页 |
三、少年司法制度的模式 | 第28-34页 |
第二章 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理念和特征 | 第34-72页 |
第一节 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理念 | 第34-41页 |
一、国家亲权理念(parens patriae) | 第34-36页 |
二、儿童无罪与公众责任理念 | 第36-38页 |
三、刑罚个别化理念 | 第38-41页 |
第二节 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特征 | 第41-66页 |
一、独立的少年司法体系 | 第41-52页 |
二、程序和制度特征 | 第52-60页 |
三、少年司法制度与公共政策的结合 | 第60-64页 |
四、关注儿童福利 | 第64-66页 |
第三节 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启示与借鉴 | 第66-72页 |
一、少年司法制度应有成熟的理念指导 | 第66-67页 |
二、少年司法制度应具有独立性 | 第67-70页 |
三、少年司法制度应关注儿童权利保护 | 第70-72页 |
第三章 我国少年司法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72-104页 |
第一节 我国少年司法的历史发展 | 第72-83页 |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少年司法发展情况 | 第72-77页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少年司法情况 | 第77-83页 |
第二节 我国少年司法的现状 | 第83-91页 |
一、指导方针、原则 | 第83-85页 |
二、少年立法 | 第85-86页 |
三、少年矫正制度 | 第86-91页 |
第三节 我国少年司法存在的问题 | 第91-104页 |
一、建立少年司法制度的问题 | 第91-94页 |
二、理念方面的问题 | 第94-96页 |
三、法律方面的问题 | 第96-98页 |
四、少年矫正制度方面的问题 | 第98-101页 |
五、困境儿童保护方面的问题 | 第101-102页 |
六、儿童保护机构的专门化方面的问题 | 第102-104页 |
第四章 我国建立少年司法制度的构想 | 第104-115页 |
第一节 建立少年司法制度法律体系的构想 | 第104-108页 |
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法》 | 第104-105页 |
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案件诉讼法》 | 第105页 |
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司法机构组织法》 | 第105页 |
四、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矫正法》 | 第105-107页 |
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福利法》 | 第107页 |
六、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社区矫正法》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建立少年司法机构的构想 | 第108-110页 |
一、建立独立的少年法院 | 第108页 |
二、设立独立的少年检察机关 | 第108-109页 |
三、设立独立的少年矫正机构 | 第109页 |
四、设立独立的少年警察机构 | 第109-110页 |
五、创立独立的少年司法工作者选任系统 | 第110页 |
第三节 建立社会保护型儿童福利机构的构想 | 第110-115页 |
一、设置专门的儿童保护机构 | 第114页 |
二、建立社会保护型的儿童福利机构 | 第114-115页 |
结论 | 第115-11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7-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