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与模式研究--以莒县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21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外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国外土地整理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国外村庄整治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国内土地整理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国内村庄整治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含义与理论基础及原则 | 第21-26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相关概念的含义 | 第21-22页 |
·土地整治的含义 | 第21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含义 | 第21-22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含义 | 第22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区位理论 | 第22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2-23页 |
·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23-24页 |
·村镇规划理论 | 第24页 |
·地域分异性理论 | 第24页 |
·人居环境理论 | 第24-25页 |
·参与式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3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析 | 第26-45页 |
·莒县概况 | 第26-2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6页 |
·莒县行政区划 | 第26-2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7-28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 | 第28-29页 |
·农村居民点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0页 |
·莒县潜力分析及分区 | 第30-45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研究 | 第30-41页 |
·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 | 第41-45页 |
4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模式研究 | 第45-51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类型研究 | 第45-47页 |
·转制式整治 | 第45-46页 |
·建制式整治 | 第46页 |
·改造式整治 | 第46-47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布局调整模式研究 | 第47-50页 |
·村庄保留模式 | 第48-49页 |
·村庄迁移模式 | 第49页 |
·村庄合并模式 | 第49-50页 |
·村改居模式 | 第50页 |
·莒县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模式 | 第50-51页 |
5 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 第51-56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2页 |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的措施 | 第52-55页 |
·莒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不足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