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供电局智能通信网管控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电力通信网的发展 | 第10页 |
| ·电力通信网管的发展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东莞供电局通信网现状分析 | 第15-25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东莞供电局通信网现状 | 第15-23页 |
| ·光缆现状 | 第15-16页 |
| ·光传输网络现状 | 第16-19页 |
| ·调度数据网现状 | 第19-20页 |
| ·综合数据网现状 | 第20-21页 |
| ·PCM接入设备网络现状 | 第21-22页 |
| ·交换网现状 | 第22-23页 |
| ·智能通信网管控系统必要性分析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电力智能通信网管控系统的研究 | 第25-43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 | 第25-27页 |
| ·智能通信网管控系统结构 | 第27-31页 |
| ·体系架构 | 第27-30页 |
| ·应用软件功能架构 | 第30-31页 |
| ·核心技术实现方式研究 | 第31-37页 |
| ·统一采集适配平台 | 第31-32页 |
| ·统一数据模型 | 第32-34页 |
| ·综合监视机制 | 第34页 |
| ·专业流程引擎 | 第34-35页 |
| ·运行分析数据整合 | 第35-37页 |
| ·主要支撑技术的研究 | 第37-40页 |
| ·“CORBA接口”的原理 | 第37-38页 |
| ·“CORBA接口”的协议与应用 | 第38-40页 |
| ·告警映射“根告警定位程序” | 第40页 |
| ·电力智能通信网管控系统的特点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智能通信网管控系统的应用分析 | 第43-77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系统组网方案 | 第43-44页 |
| ·系统平台及性能 | 第44-46页 |
| ·技术架构 | 第44-45页 |
| ·性能 | 第45-46页 |
| ·综合监视系统模块的设计 | 第46-48页 |
| ·数据采集和部署 | 第46-47页 |
| ·VPN拓扑还原 | 第47-48页 |
| ·节点用户通道监测实现 | 第48页 |
| ·综合监视系统整合 | 第48-49页 |
| ·系统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48-49页 |
| ·系统整合目标 | 第49页 |
| ·网络配置信息管理 | 第49-50页 |
| ·基本配置信息管理 | 第49-50页 |
| ·配置信息的同步 | 第50页 |
| ·配置数据备份管理 | 第50页 |
| ·配置信息查询和统计 | 第50页 |
| ·告警映射管理 | 第50-56页 |
| ·告警对象类型和内容 | 第50-51页 |
| ·告警数据的预处理 | 第51页 |
| ·告警处理 | 第51-53页 |
| ·告警呈现 | 第53-54页 |
| ·告警影响分析 | 第54-55页 |
| ·告警查询与统计 | 第55-56页 |
| ·故障工单生成 | 第56页 |
| ·告警和维护经验库管理 | 第56页 |
| ·网络拓扑管理 | 第56-57页 |
| ·物理拓扑图层和示意类型 | 第56页 |
| ·VPN拓扑管理 | 第56-57页 |
| ·拓扑视图操作 | 第57页 |
| ·拓扑视图监视 | 第57页 |
| ·综合资源管理模块应用分析 | 第57-76页 |
| ·总体功能要求 | 第57-58页 |
| ·数据管理功能域 | 第58-73页 |
| ·系统管理 | 第73-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77-79页 |
| ·结论 | 第77页 |
| ·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附件:资源管理模块功能清单 | 第81-9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附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