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及污泥减量化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简称列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32页 |
·剩余污泥现状 | 第14-15页 |
·污泥的产生 | 第14页 |
·污泥基本性质 | 第14-15页 |
·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 第15页 |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现状 | 第15-30页 |
·MFC起源及发展 | 第15-16页 |
·典型的MFC构型 | 第16-20页 |
·产电机理 | 第20-24页 |
·MFC产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4-29页 |
·MFC的应用现状 | 第29-30页 |
·剩余污泥MFC及其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污泥MFC产电性能和污泥减量 | 第32-46页 |
·试验材料、方法和试验设计 | 第32-38页 |
·试验用污泥 | 第32页 |
·试验装置 | 第32-34页 |
·污泥预处理方法 | 第34页 |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分析方法 | 第36-38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污泥MFC产电性能和污泥减量 | 第38-39页 |
·MFC阴极室污泥与污泥上清液产电 | 第39-40页 |
·预处理污泥MFC产电性能及污泥有机物的变化 | 第40-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污泥MFC产电机理研究 | 第46-57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46-49页 |
·气、液相分析方法 | 第46-47页 |
·生物相分析方法 | 第47-48页 |
·污泥热值分析 | 第48-49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液态副产物(VFA)的变化 | 第49页 |
·溶解性有机物 | 第49-51页 |
·CH_4和CO_2的产生 | 第51页 |
·能量转化 | 第51-52页 |
·微生物分布 | 第52-55页 |
·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污泥MFC产电优化 | 第57-67页 |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57-61页 |
·阳极室缺氧试验 | 第57-58页 |
·提高污泥离子强度污泥MFC产电试验 | 第58页 |
·阳极室污泥高pH值启动 | 第58-59页 |
·不同膜材料,阴极催化剂 | 第59-60页 |
·不同构型和不同电极材料污泥MFC产电试验 | 第60-61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1-66页 |
·阳极室缺氧 | 第61-62页 |
·增加离子强度 | 第62-63页 |
·高pH环境启动 | 第63-64页 |
·不同膜材料MFC | 第64-65页 |
·不同构型MFC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