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感知的文化遗产解说适用性研究--以南京明孝陵景区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导论 | 第10-18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实用价值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发展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 ·研究对象、论文内容与逻辑框架 | 第15-16页 |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 ·论文内容框架 | 第15-16页 |
| ·逻辑结构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2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8-27页 |
| ·基本概念 | 第18-22页 |
| ·文化遗产 | 第18-19页 |
| ·解说 | 第19-20页 |
| ·遗产解说 | 第20-21页 |
| ·文化遗产解说系统 | 第21-22页 |
| ·解说的目标与原则 | 第22-23页 |
| ·解说目标 | 第22-23页 |
| ·解说原则 | 第23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 ·传播学理论 | 第23-26页 |
| ·可持续旅游理论 | 第26-27页 |
| 3 明孝陵景区解说现状分析 | 第27-35页 |
| ·明孝陵景区介绍 | 第27-30页 |
| ·明孝陵景区解说系统现状分析 | 第30-35页 |
| ·解说对象 | 第30-31页 |
| ·解说方式 | 第31-34页 |
| ·解说受众 | 第34-35页 |
| 4 明孝陵景区解说受众分析 | 第35-53页 |
| ·问卷设计与调查 | 第35页 |
| ·问卷结果分析 | 第35-47页 |
| ·人口统计学特征 | 第35-39页 |
| ·游客出游特征 | 第39-42页 |
| ·对明孝陵讲解系统的调查研究 | 第42-47页 |
| ·针对明孝陵解说系统的完善建议 | 第47-52页 |
| ·消减体力消耗,提高解说效果 | 第48-49页 |
| ·多样化解说方式 | 第49-50页 |
| ·个性化讲解 | 第50-52页 |
| ·完小结 | 第52-53页 |
| 5 文化遗产地——帝王陵墓类解说系统适用性分析 | 第53-58页 |
| ·我国帝王陵墓类文化遗产介绍 | 第53-54页 |
| ·方上 | 第53页 |
| ·以山为陵 | 第53-54页 |
| ·宝城宝顶 | 第54页 |
| ·帝王陵墓类文化遗产的解说要点 | 第54-55页 |
| ·建筑布局 | 第54-55页 |
| ·解说系统特点 | 第55页 |
| ·“WPA”解说模式普遍适用性分析 | 第55-58页 |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8-60页 |
|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第58页 |
| ·研究局限性 | 第58-59页 |
| ·调研时间短 | 第58-59页 |
| ·调查对象覆盖面不够广 | 第59页 |
| ·研究结论未经实践检验 | 第59页 |
|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 附录 | 第60-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后记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