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43页 |
·问题提出 | 第12-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8页 |
·国际背景 | 第14-15页 |
·国内背景 | 第15-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0-2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1-40页 |
·国内外小额贷款的研究综述 | 第21-32页 |
·国内外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 | 第32-39页 |
·研究综述评述 | 第39-40页 |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第40-43页 |
·研究步骤 | 第40-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页 |
·设计路线图 | 第41-43页 |
2 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43-62页 |
·小额贷款的内涵 | 第43-48页 |
·小额贷款的定义 | 第43-45页 |
·小额贷款的类型 | 第45-48页 |
·小额贷款公司内涵 | 第48-50页 |
·信贷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 | 第50-58页 |
·信贷风险的内涵 | 第50-51页 |
·信贷风险的种类和特征 | 第51-58页 |
·信贷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 | 第58-62页 |
·马克思经济学的银行信用及其危机理论 | 第58-59页 |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脆弱性理论 | 第59-62页 |
3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和风险评价分析 | 第62-74页 |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的诞生与发展 | 第62-67页 |
·经济背景 | 第62-63页 |
·金融业发展 | 第63-64页 |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设立 | 第64-67页 |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和社会效应 | 第67-69页 |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运营情况 | 第67页 |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带来的社会效应 | 第67-69页 |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风险评价模型分析 | 第69-74页 |
·模型的设立和变量的选取 | 第69-71页 |
·模型的数据分析 | 第71-72页 |
·模型数据分析结果的作用 | 第72-74页 |
4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 第74-89页 |
·小额贷款公司潜在因素导致的信贷风险 | 第74-79页 |
·信用风险 | 第74-75页 |
·市场风险 | 第75-76页 |
·操作风险 | 第76-77页 |
·流动性风险 | 第77-78页 |
·自然风险 | 第78页 |
·法律风险 | 第78-79页 |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成因分析 | 第79-89页 |
·“先天不足”导致的信贷风险 | 第79-81页 |
·信贷环境的宏观因素导致的信贷风险 | 第81-84页 |
·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导致的风险成因 | 第84-86页 |
·内部治理机制不合理加大信贷风险因素 | 第86-89页 |
5 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 第89-102页 |
·国外小额贷款机构信贷风险管理的借鉴 | 第89-93页 |
·福利主义模式的小额信贷:孟加拉乡村银行 | 第90-91页 |
·制度主义模式的小额信贷:印度尼西亚 BRI | 第91-93页 |
·针对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防范启示与对策 | 第93-96页 |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性质,减少发展障碍 | 第93-94页 |
·拓宽合法资金来源,促进稳步发展 | 第94页 |
·加大扶持政策联动,完善扶持内容 | 第94-95页 |
·明确监管主体职能,构建监管体系 | 第95-96页 |
·完善信贷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 第96-102页 |
·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 | 第96-10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