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案例分析的基本思路 | 第10-12页 |
第2章 案情简介 | 第12-15页 |
第3章 对案件争议焦点的分析 | 第15-26页 |
·储户刘某存入A支行的存款所有权归谁 | 第15-18页 |
·银行与储户的关系问题 | 第15-16页 |
·存单性质认定的立法学说 | 第16-17页 |
·存款的所有权归属 | 第17-18页 |
·A支行应如何审查挂失人的身份 | 第18-21页 |
·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的矛盾 | 第18-19页 |
·银行如何履行审查义务 | 第19-21页 |
·A支行与储户刘某各自承担怎样的举证责任 | 第21-22页 |
·A支行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第21-22页 |
·储户刘某应承担的举证责任 | 第22页 |
·对存单给付效力的不同见解 | 第22-26页 |
第4章 由案件引发的思考 | 第26-31页 |
·银行承担赔偿责任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A支行工作人员对于本人挂失和委托挂失的区分存在失误 | 第26页 |
·A支行工作人员办理挂失业务的程序操作有误 | 第26-27页 |
·司法实践中附加给银行的不合理的审查义务 | 第27页 |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相关制度的不健全 | 第27-28页 |
·对银行防范风险的建议 | 第28-31页 |
·加强监控力度 重视证据保全 | 第28页 |
·遵守规章制度 规范操作程序 | 第28-29页 |
·利用法律武器 维护自身利益 | 第29页 |
·防范信息泄露 强化保密意识 | 第29-30页 |
·保护交易安全 提升业务能力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