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本文部分缩写的中英文对照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46页 |
第一章 转基因动物 | 第14-22页 |
1 转基因动物 | 第14页 |
2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反转录病毒感染法 | 第14-15页 |
·显微注射法 | 第15页 |
·胚胎干细胞法 | 第15页 |
·精子载体法 | 第15-16页 |
3 转基因动物研究发展现状 | 第16-17页 |
4 转基因动物的应用 | 第17-19页 |
·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页 |
·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乳腺生物反应器 | 第19页 |
5 转基因动物的生物安全及伦理问题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转基因动物安全性评价 | 第22-34页 |
1 转基因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22-25页 |
·实质等同性原则 | 第22-23页 |
·FAO/WHO专家联合评议会原则 | 第23-24页 |
·IFBC/ILSI原则 | 第24页 |
·UNEP技术准则 | 第24-25页 |
·国际生命科学会的等同与相似原则 | 第25页 |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评估标准 | 第25页 |
2 转基因动物安全性评价方法 | 第25-34页 |
·营养学评价方法 | 第26-28页 |
·毒理学评价方法 | 第28-31页 |
·过敏性评价方法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乳铁蛋白 | 第34-40页 |
1 LF的结构与特性 | 第34-36页 |
·来源、分布与含量 | 第34页 |
·分子结构 | 第34-35页 |
·热稳定性 | 第35页 |
·结合特异性 | 第35-36页 |
2 LF的生理功能 | 第36-38页 |
·促进铁吸收功能 | 第36-37页 |
·抗菌作用 | 第37页 |
·抗病毒作用 | 第37页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37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37-38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38页 |
·其他生物学作用 | 第38页 |
3 重组LF的研究进展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46-80页 |
第一章 重组山羊乳中乳铁蛋白的检测 | 第46-58页 |
摘要 | 第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50页 |
·主要仪器 | 第46-47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47页 |
·乳样采集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50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50页 |
2 结果 | 第50-53页 |
·脱脂乳中的总蛋白质浓度 | 第50-51页 |
·脱脂乳中蛋白质组分比较 | 第51-53页 |
·转基因山羊与普通山羊乳中乳铁蛋白的分析 | 第53页 |
3 讨论 | 第53-54页 |
4 小结 | 第54-55页 |
ABSTRACT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二章 转入乳铁蛋白基因的山羊乳对大鼠代谢机能的影响 | 第58-70页 |
摘要 | 第58-5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试验动物 | 第59页 |
·试验试剂及仪器 | 第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0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60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5页 |
·临床及脏器的病理观察 | 第60-61页 |
·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 | 第61-62页 |
·器官指数 | 第62-63页 |
·血液学指标 | 第63页 |
·血清中SG及GOT、GPT、SUN、Scr、TC等代谢指标的含量变化 | 第63-64页 |
·血清中Insulin、Glucagon、T_3、T_4等代谢激素水平的变化 | 第64-65页 |
3 讨论 | 第65-67页 |
4 小结 | 第67-68页 |
ABSTRACT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第三章 转入乳铁蛋白基因的山羊乳对大鼠肠道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 第70-80页 |
摘要 | 第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0-73页 |
·试验动物 | 第70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70-71页 |
·主要仪器 | 第71页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71-72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72-7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3-76页 |
·小肠粘膜中SIgA水平的变化 | 第73-74页 |
·血清中IL-2水平的变化 | 第74-75页 |
·大鼠肠道组织形态的变化 | 第75-76页 |
3 讨论 | 第76-77页 |
4 小结 | 第77-78页 |
ABSTRACT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
全文结论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硕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84-86页 |
附录 | 第86-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