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15-16页 |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17-22页 |
| ·主要研究范畴 | 第17页 |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7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 | 第17-18页 |
| ·发展模式 | 第18页 |
|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 ·产权理论 | 第18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8页 |
| ·农户经济学理论 | 第18-19页 |
| ·国内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 ·国外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分析 | 第22-38页 |
| ·我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 | 第23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23-27页 |
| ·组织主体分析 | 第23-24页 |
| ·重大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24-27页 |
| ·外部相关者分析 | 第27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类型与绩效分析 | 第27-34页 |
| ·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模式 | 第28-29页 |
| ·林业大户牵头组建模式 | 第29-30页 |
| ·乡村集体组建模式 | 第30-31页 |
| ·依托部门组建模式 | 第31-32页 |
| ·农户自主联合组建模式 | 第32页 |
| ·初级股份合作模式 | 第32-34页 |
| ·六种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案例介绍 | 第34-38页 |
| ·碧雪春茶叶专业合作社 | 第34-35页 |
| ·王鑫红松种植专业合作社 | 第35页 |
| ·兴林林木专业合作社 | 第35-36页 |
| ·正鑫竹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36页 |
| ·天林竹笋专业合作社 | 第36-37页 |
| ·虎山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想模式构建及技术路线选择 | 第38-49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第38-40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在问题 | 第38-39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 ·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先决条件 | 第40页 |
| ·建立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 | 第40页 |
| ·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 | 第40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功能定位 | 第40-41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应坚持服务为宗旨 | 第40-41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以维护农民利益为中心 | 第41页 |
| ·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要处理好几大关系 | 第41-42页 |
| ·外部关系 | 第41-42页 |
| ·内部关系 | 第42页 |
| ·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理想模式构建 | 第42-45页 |
| ·以股份制为基本组织形式 | 第43页 |
| ·借鉴公司管理模式运作 | 第43-44页 |
| ·完善股份制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组织结构 | 第44页 |
| ·建立健全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规章制度 | 第44页 |
| ·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互助基金 | 第44页 |
| ·明确农民的进入权和退出权 | 第44-45页 |
| ·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技术路线 | 第45-49页 |
| ·积极研究出台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法规 | 第45-46页 |
| ·研究出台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济政策 | 第46页 |
| ·建设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管理服务体系 | 第46-48页 |
| ·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构建合作利益共同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