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物资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物资经济论文--中国论文--物资企业经营与管理论文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模式和风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对物流金融的研究综述第11-16页
     ·国外对物流金融的研究综述第11-13页
     ·国内对物流金融研究的综述第13-16页
   ·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6-18页
     ·研究的目的第16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研究的方法第17-18页
第二章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相关概述第18-24页
   ·关于物流企业的概述第18-19页
     ·物流企业的内涵第18页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两大特点第18-19页
   ·关于物流金融业务的概述第19-21页
     ·物流金融业务的概念第19-20页
     ·物流金融服务的三大主体第20-21页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基本动因和重要意义第21-24页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基本动因第21-22页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重要意义第22-24页
第三章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模式和风险分析第24-33页
   ·仓单质押业务模式第24-26页
     ·仓单质押业务模式的运作第24-26页
     ·仓单质押业务模式的风险分析第26页
   ·融通仓业务模式第26-28页
     ·融通仓业务模式的运作第26-28页
     ·融通仓业务模式的风险分析第28页
   ·保税仓业务模式第28-30页
     ·保税仓业务模式的运作第28-29页
     ·保税仓业务模式的风险分析第29-30页
   ·垫付货款业务模式第30-31页
     ·垫付货款业务模式的运作第30-31页
     ·垫付货款业务的风险分析第31页
   ·信用证担保业务模式第31-33页
     ·信用证担保业务模式的运作第31-32页
     ·对信用证担保业务模式的风险分析第32-33页
第四章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第33-53页
   ·风险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第33-34页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第34-38页
     ·来自质押物的风险第34-35页
     ·融资企业资质评价的风险第35-36页
     ·来自银行的合同法律风险第36-37页
     ·物流企业内部管理与操作的风险第37页
     ·宏观环境的风险第37-38页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建立第38-45页
     ·问卷的设计和数据搜集第38-39页
     ·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第39-45页
     ·风险评价体系的确定第45页
   ·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第45-47页
     ·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方法的简介第45-47页
     ·本文采用基于多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7页
   ·基于多层次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7-53页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第47-48页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第48-51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51-53页
第五章 物流企业开物流展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与防范第53-57页
   ·质押物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第53-54页
   ·融资企业资质评价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第54-55页
   ·银行合同的法律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第55页
   ·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操作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第55-56页
   ·宏观环境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59页
   ·结论第57页
   ·研究不足之处第57-58页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一: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服务的风险评价指标识别调查表第63-66页
附录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权重问卷调查表第66-68页
附录三:AHP 权重赋值调查表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物流中心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研究
下一篇:企业银行贷款与过度投资的实证研究--基于自由现金流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