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物流中心的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供应链金融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19-23页 |
·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综述 | 第23-26页 |
·文献述评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面向物流中心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方式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 第27-35页 |
·开展面向物流中心的供应链金融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面向物流中心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方式 | 第29-32页 |
·应收账款质押——供应商的应收账款 | 第29-30页 |
·订单融资——生产者的订单 | 第30-31页 |
·存货质押融资——销售者的存货 | 第31-32页 |
·面向物流中心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成因分析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面向物流中心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44页 |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5页 |
·面向物流中心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分析 | 第35-41页 |
·供应链运营状况 | 第37-39页 |
·中小企业自身状况 | 第39-40页 |
·物流中心的功能 | 第40-41页 |
·质押物偿债能力 | 第41页 |
·面向物流中心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面向物流中心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实证分析 | 第44-68页 |
·问卷设计 | 第44-46页 |
·样本对象及特征说明 | 第44-45页 |
·问卷数据获得和内容说明 | 第45-46页 |
·描述性统计及主成分分析 | 第46-53页 |
·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6-47页 |
·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47-53页 |
·LOGIT 回归结果分析 | 第53-58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模型的显著性 | 第55-56页 |
·模型参数 | 第56-58页 |
·Logit 模型准确性 | 第58页 |
·信用风险评价实证结果比较分析 | 第58-67页 |
·面向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实证分析 | 第58-66页 |
·实证分析结果比较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管理建议 | 第69页 |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75-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第77-79页 |
附录二:样本公司财务数据(部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