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1,1-二甲基丙炔胺的合成工艺研究及异噁唑烷的合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部分 1,1-二甲基丙炔胺的合成工艺研究第8-32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7页
   ·炔丙基胺类化合物第8页
   ·炔丙基胺类化合物的应用第8-12页
     ·镀镍光亮剂的重要组分第8-9页
     ·化学合成中的应用第9-11页
     ·特殊的药理作用第11-12页
   ·炔丙基胺化合物合成第12-14页
     ·含易离去基团的炔丙基化合物的胺化第12-13页
     ·炔基化合物对亚胺的加成反应第13页
     ·各种催化剂催化的胺、醛、炔的三组分反应第13-14页
   ·叔炔醇的合成第14-15页
     ·固体氢氧化钾催化法第14-15页
     ·液氨- KOH 催化法第15页
     ·醇钾催化法第15页
   ·课题选定的合成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1,1-二甲基丙炔胺的合成工艺研究第17-31页
   ·实验仪器第17页
   ·实验试剂第17-18页
   ·1,1-二甲基丙炔胺的合成第18-21页
     ·氯化亚铜的制备第18页
     ·3-氯-3-甲基-1-丁炔的合成第18页
     ·1,1-二甲基丙炔胺的合成第18-19页
     ·产品的精制第19-21页
   ·合成工艺条件的探究第21-25页
     ·甲基丁炔醇氯代试剂的选择第21-22页
     ·催化剂氯化亚铜的量对 3-氯-3-甲基-1-丁炔产率的影响第22-23页
     ·甲基丁炔醇氯代副产物的分析第23-24页
     ·反应时间对 3-氯-3-甲基-1-丁炔产率的影响第24页
     ·3-氯-3-甲基-1-丁炔胺化条件的选择第24-25页
     ·3-氯-3-甲基-1-丁炔氨解副产物分析第25页
   ·1,1-二甲基丙炔胺的合成工艺设计第25-31页
     ·氯化亚铜的制备第25-26页
     ·3-氯-3-甲基-1-丁炔的制备第26页
     ·1,1-二甲基丙炔胺的制备第26-31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31-32页
第二部分 异噁唑烷化合物的合成第32-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32-39页
   ·异噁唑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32-35页
     ·异噁唑化合物的结构第32页
     ·异噁唑化合物的杀菌活性及应用第32-33页
     ·异噁唑化合物的调节植物生长活性及应用第33页
     ·异噁唑化合物的杀虫活性及应用第33-34页
     ·异噁唑化合物的药理活性及应用第34-35页
   ·异噁唑化合物的合成第35-38页
     ·异噁唑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第35-37页
     ·绿色合成第37-38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38-3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9-44页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39-40页
   ·中间体的合成第40-42页
     ·N-(4-甲基吡啶)-吡啶铵盐的合成第40-41页
     ·氯化吡啶苄基铵的合成第41页
     ·4-亚硝基-N,N-二甲基苯胺的合成第41页
     ·C-(4-吡啶)-N-(4-N,N-二甲基苯胺)硝酮的合成第41-42页
     ·C-苯基-N-(4-N,N-二甲基苯胺)硝酮的合成第42页
   ·N-(4-N,N-二甲基苯胺)异噁唑烷化合物的合成第42-44页
     ·2-(4-N,N-二甲基苯胺)-3-(4-吡啶基)-5-取代基异噁唑烷的合成第42-43页
     ·2-(4-N,N-二甲基苯胺)-3-苯基-5-取代基异噁唑烷的合成第43-44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4-53页
   ·中间体的合成优化第44-45页
     ·N-(4-甲基吡啶)-吡啶铵盐合成条件的优化第44-45页
     ·硝酮合成条件的优化第45页
   ·目标化合物合成条件的探讨第45-47页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产率和结构分析第47-53页
     ·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产率和物理性质第47-48页
     ·N-(4-甲基吡啶)-吡啶铵盐的结构分析第48页
     ·C-(4-吡啶)-N-(4-N,N-二甲基苯胺)硝酮的结构分析第48-49页
     ·C-苯基-N-(4-N,N-二甲基苯胺)硝酮的结构分析第49-50页
     ·2-(4-N,N-二甲基苯胺)-3-(4-吡啶基)-5-取代基异噁唑烷的结构分析第50-53页
 第四章 附图第53-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腈纶纤维负载脯氨酸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下一篇:双甜菜碱配体大环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