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模型和KMV模型在我国适用性的对比研究--以我国制造类上市公司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2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22-23页 |
2. Z模型和KMV模型起源:信用风险管理 | 第23-32页 |
·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概论 | 第23-28页 |
·信用风险的相关概念 | 第23-24页 |
·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24-27页 |
·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 | 第27页 |
·信用风险的影响 | 第27-28页 |
·信用风险的评估方法 | 第28-32页 |
·传统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 第28-30页 |
·现代信用风险模型 | 第30-32页 |
3. Z模型和KMV模型对比:理论研究 | 第32-41页 |
·两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模型框架 | 第32-38页 |
·Z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模型框架 | 第32-34页 |
·KMV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模型框架 | 第34-38页 |
·Z模型和KMV模型的评价及可比性分析 | 第38-41页 |
·对两个模型的评价 | 第38-39页 |
·两模型的可比性分析 | 第39-41页 |
4 Z模型和KMV模型对比:实证研究 | 第41-54页 |
·实证过程 | 第41-44页 |
·样本选取 | 第41页 |
·参数设定 | 第41-42页 |
·实证结果 | 第42-44页 |
·实证结果对比分析 | 第44-54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非参数检验 | 第45-46页 |
·ROC曲线分析 | 第46-47页 |
·对照行业排名检验 | 第47-52页 |
·组合模型的Logistic检验 | 第52-54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54-60页 |
·结论 | 第54页 |
·原因分析 | 第54-56页 |
·建议 | 第56-58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