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BNS温敏雄性不育相关蛋白及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第11-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9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选育及类型研究进展第13-14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选育第13-14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类型第14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及机制研究进展第14-18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温光反应特性第15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第15-16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生理机制第16-17页
     ·小麦光温敏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第17-18页
   ·植物雄性不育遗传和生理机制研究方法第18-25页
     ·植物雄性不育的蛋白质表达分析方法第18-20页
     ·植物雄性不育的mRNA表达分析方法第20-22页
     ·植物雄性不育的不育基因定位研究方法第22-24页
     ·生物信息学技术第24-25页
   ·BNS雄性不育系及本论文研究意义和思路第25-29页
     ·BNS的基本特性第25页
     ·BNS的研究意义第25-26页
     ·BNS的研究思路及路线第26-29页
第二章 BNS雄·性不育系小孢子发育的形态及结构观察第29-35页
   ·材料和方法第29-30页
     ·材料第29页
     ·方法第29-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花药形态第30页
     ·小孢子发育的形态与结构第30-33页
   ·讨论第33-34页
     ·BNS败育发生在二核到三核期第33页
     ·BNS属孢子体不育类型和花粉败育型第33页
     ·BNS不育基因是非绝对基因效应控制第33-34页
   ·结论第34-35页
第三章 BNS不育系和转换系的差异表达蛋白分离和鉴定第35-49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8页
     ·材料第35-36页
     ·方法第36-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BNS不育系和转换系的双向电泳结果第38-40页
     ·差异蛋白质点的一级质谱(MALDI-TOF-MS)分析第40-42页
     ·二级质谱(MALDI-TOF-TOF-MS)分析第42页
   ·讨论第42-47页
     ·质谱鉴定蛋白质与双向电泳差异蛋白比较第42-43页
     ·差异蛋白质点的分类及功能分析第43-46页
     ·两个发育时期雄性不育系和转换系花药蛋白质的变化第46页
     ·BNS的关键不育蛋白—HSP23.5、ATP合酶亚基第46-47页
   ·结论第47-49页
第四章 BNS不育系和转换系的重要差异蛋白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49-69页
   ·材料和方法第49-52页
     ·实验材料第49-50页
     ·方法第50-52页
   ·结果第52-64页
     ·提取的总RNA电泳检测结果第52-53页
     ·PCR扩增后的回收DNA及蓝白斑筛选阳性克隆电泳结果第53-54页
     ·6个基因的熔解曲线和标准曲线结果第54-56页
     ·各基因的mRNA表达定量结果第56-58页
     ·各基因序列分析结果第58-64页
   ·讨论第64-67页
     ·2个ATP合酶亚基基因在不育系中表达显著下调第64页
     ·hsp23.5基因与BNS不育性有直接关联第64-66页
     ·aldh2 和cmdh两基因在不育系异常上调第66页
     ·不育系二核期4个基因恢复性上调与温度与发育温度可能有关第66-67页
     ·5基因在育性转换的作用及与BNS不育的关系第67页
   ·讨论第67-69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下一步工作思路第69-73页
   ·全文结论第69-70页
   ·下一步工作思路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83页
致谢第83-8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噻吩磺隆的四种环境行为研究
下一篇:棉花多酚氧化酶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