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发生及分布 | 第11页 |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危害严重性 | 第11-12页 |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病原及寄主 | 第12-13页 |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病原 | 第12-13页 |
·病原种类 | 第12-13页 |
·生物学特性及传播途径 | 第13页 |
·寄主范围 | 第13页 |
·病害防治策略 | 第13-16页 |
·合理轮作 | 第14页 |
·加强栽培管理 | 第14页 |
·化学防治 | 第14-15页 |
·生物防治 | 第15页 |
·选育、利用抗耐病品种 | 第15页 |
·加强检疫 | 第15-16页 |
·小麦近缘属种在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利用 | 第16-19页 |
·几个重要的小麦近缘属种 | 第16-17页 |
·外源优异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 | 第17-19页 |
·培育易位系的经典方法 | 第18页 |
·普通小麦外源异染色质检测 | 第18-19页 |
·小麦近缘属种在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 第19页 |
·禾谷孢囊线虫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基因研究 | 第19-22页 |
·麦类作物中抗源筛选 | 第19-20页 |
·禾谷孢囊线虫抗性基因及抗性遗传研究 | 第20-22页 |
2 引言 | 第22-23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小麦近缘属种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和 H. avenae 郑州群体抗性鉴定 | 第23-24页 |
·植物材料 | 第23页 |
·禾谷孢囊线虫群体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土壤中孢囊的分离与收集 | 第23页 |
·孢囊的孵化 | 第23-24页 |
·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配制 | 第24页 |
·种植及接种方法 | 第24页 |
·抗病性鉴定 | 第24页 |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异附加系、6VS 易位系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抗性鉴定 | 第24-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4-25页 |
·禾谷孢囊线虫群体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土壤中孢囊的分离及收集 | 第25页 |
·孢囊的孵化 | 第25页 |
·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配制 | 第25页 |
·种植及接种方法 | 第25页 |
·抗病性鉴定 | 第25页 |
·利用 CINAU18-723和 6VL-358标记对簇毛麦 6V 染色体结构变异材料的检测 | 第25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PCR 扩增 | 第25页 |
·细胞遗传学分析 | 第25-26页 |
·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 | 第25页 |
·基因组原位杂交 | 第25-26页 |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异附加系对 H. avenae(郑州群体和濮阳群体)抗性鉴定 | 第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禾谷孢囊线虫群体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土壤中孢囊的分离及收集 | 第26页 |
·孢囊的孵化 | 第26页 |
·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配制 | 第26页 |
·种植及接种方法 | 第26页 |
·抗病性鉴定 | 第26页 |
·小麦—山羊草异附加系对 H. avenae 郑州群体和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抗性鉴定 | 第26-29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禾谷孢囊线虫群体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土壤中孢囊的分离及收集 | 第26页 |
·孢囊的孵化 | 第26页 |
·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配制 | 第26页 |
·种植及接种方法 | 第26页 |
·抗病性鉴定 | 第26-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40页 |
·小麦近缘属种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和 H. avenae 郑州群体抗性鉴定 | 第29-30页 |
·小麦近缘属种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抗性鉴定 | 第29-30页 |
·小麦近缘属种对 H. avenae 郑州群体抗性鉴定 | 第30页 |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异附加系、6VS 易位系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抗性鉴定 | 第30-35页 |
·3 套小麦—簇毛麦染色体异附加系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抗性鉴定 | 第30-32页 |
·小麦—簇毛麦 6VS 易位系材料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抗性鉴定 | 第32-33页 |
·利用 CINAU18-723及 6VL-358特异性标记对簇毛麦 6V 染色体结构变异材料的检测 | 第33-35页 |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异附加系对 H. avenae(郑州群体和濮阳群体)抗性鉴定 | 第35-37页 |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异附加系对 H. avenae 郑州群体抗性鉴定 | 第35页 |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异附加系对 H. avenae 濮阳群体抗性鉴定 | 第35-37页 |
·小麦—山羊草异附加系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和 H. avenae 郑州群体抗性鉴定 | 第37-40页 |
·小麦—拟斯卑尔脱山羊草附加系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和 H. avenae 郑州群体抗性鉴定 | 第37页 |
·小麦—易变山羊草附加系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和 H. avenae 郑州群体抗性鉴定 | 第37-38页 |
·小麦—卵穗山羊草附加系对 H. filipjevi 许昌群体和 H. avenae 郑州群体抗性鉴定 | 第38-4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0-45页 |
·小麦近缘属种材料对 H. filipjevi 和 H. avenae 抗性分析 | 第40-41页 |
·小麦—簇毛麦种质对 H. filipjevi 抗性分析 | 第41-42页 |
·小麦—簇毛麦种质对 H. avenae(郑州群体和濮阳群体)抗性分析 | 第42页 |
·小麦—山羊草种质对 H. filipjevi 和 H. avenae 抗性分析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8页 |
ABSTRACT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