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机会规则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公司机会规则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11-21页 |
第一节 公司机会规则概述 | 第11-15页 |
一、公司机会规则的内涵 | 第11-13页 |
二、公司机会的性质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公司机会规则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一、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 第15-16页 |
二、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忠实义务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公司机会规则与竞业禁止义务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公司机会的认定 | 第21-35页 |
第一节 英美法国家关于公司机会的认定 | 第21-26页 |
一、英国关于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 | 第21-23页 |
二、美国关于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 | 第23-25页 |
三、英美两国公司机会认定标准的比较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公司机会的认定 | 第26-35页 |
一、我国公司机会认定方面的立法现状和不足 | 第26-27页 |
二、我国公司机会规则的义务主体 | 第27-31页 |
三、我国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 | 第31-35页 |
第三章 公司机会规则的例外 | 第35-44页 |
第一节 公司拒绝或放弃利用公司机会 | 第35-40页 |
一、是否需要公司同意 | 第37页 |
二、同意机关 | 第37-38页 |
三、表决权排除制度 | 第38-39页 |
四、义务主体的信息披露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公司利用机会不能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公司未决之机会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对利用公司机会的事后追认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公司机会规则的法律救济 | 第44-52页 |
第一节 义务主体篡夺公司机会的法律效果 | 第44-46页 |
一、对外法律效果 | 第44-45页 |
二、对内法律效果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公司机会规则法律救济的域外借鉴 | 第46-48页 |
一、英美法国家关于公司机会规则的救济思路 | 第46-47页 |
二、大陆法国家关于公司机会规则的救济思路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我国公司机会规则的法律救济 | 第48-52页 |
一、立法现状和不足 | 第48-49页 |
二、我国公司机会规则法律救济方式的完善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