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以长春烟草公司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烟草公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概述 | 第9-17页 |
一、本文的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 第9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含义 | 第9-10页 |
二、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0-1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 | 第10-12页 |
(二)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三) 邓小平思想政治的教育理论 | 第13-15页 |
(四) 江泽民同志思想政治的教育理论 | 第15-16页 |
(五) 胡锦涛同志思想政治的教育理论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烟草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 第17-21页 |
一、烟草公司实现双重职能的需要 | 第17-18页 |
(一) 烟草公司专卖职能的需要 | 第17页 |
(二) 烟草公司营销职能的需要 | 第17-18页 |
二、烟草公司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 | 第18-19页 |
(一) 提高长春市烟草公司的凝聚力 | 第18页 |
(二) 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力 | 第18-19页 |
三、烟草行业与国际经济接轨的需要 | 第19-21页 |
(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 | 第19页 |
(二) 全球市场化的形式需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长春市烟草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 第21-32页 |
一、长春市烟草公司员工的基本状况 | 第21-22页 |
二、长春市烟草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部门边缘化 | 第22-23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欠佳 | 第23-25页 |
(三) 长春市烟草公司员工的价值观多元化 | 第25-27页 |
(四) 员工普遍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 第27-28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一) 公司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 第28页 |
(二) 激励机制缺失和管理职能的缺陷 | 第28-29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法陈旧 | 第29-30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长春市烟草公司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 第32-44页 |
一、长春市烟草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 | 第32-35页 |
(一) 树立行业垄断体制下忧患意识的观念 | 第32-33页 |
(二) 培养员工关于烟草事业的全新价值观 | 第33页 |
(三) 培养政工干部教育方法紧跟时代发展的观念 | 第33-35页 |
二、长春市烟草公司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 | 第35-37页 |
(一) 继承和发展优良传统的原则 | 第35页 |
(二) 工作方法和内容创新的原则 | 第35-36页 |
(三) 因人而异的个性化原则 | 第36页 |
(四)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原则 | 第36-37页 |
(五) 坚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原则 | 第37页 |
三、长春市烟草公司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 第37-40页 |
(一) 坚决贯彻日常性思想政治教育 | 第37-38页 |
(二)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 第38-39页 |
(三) 努力优化教育载体和传播媒体 | 第39-40页 |
四、构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第40-44页 |
(一) 建立和完善组织部门的组织机制 | 第40-41页 |
(二) 建立和完善教育预防和引导机制 | 第41-42页 |
(三) 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