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重要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 ·主要的环境问题 | 第14页 |
|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工质 | 第14-15页 |
| ·制冷剂的比较 | 第15-16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R40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 | 第22-30页 |
| ·R404A/CO_2制冷系统的描述 | 第22-23页 |
| ·R404A/CO_2制冷系统循环计算的模型建立 | 第23-25页 |
| ·循环计算的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 ·不同高低温级压缩机效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本章总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R40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分析 | 第30-44页 |
| ·系统(?)分析的简介 | 第30页 |
| ·系统(?)分析的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 ·系统(?)分析的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 ·提高(?)效率的措施 | 第34-41页 |
| ·系统描述及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 ·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 ·系统参数的多重线性回归拟合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R40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熵分析 | 第44-50页 |
| ·系统熵分析的简介 | 第44页 |
| ·系统熵分析的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 ·系统熵分析的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不同制冷剂组合下的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比较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5章 CO_2低温翅片管蒸发器的特性研究与计算 | 第50-75页 |
| ·概述 | 第50页 |
| ·几种常见低温制冷剂的物性比较 | 第50-53页 |
| ·CO_2沸腾换热的机理与流型 | 第53-61页 |
| ·CO_2沸腾流型及换热机理 | 第53-56页 |
| ·CO_2沸腾换热流型分析 | 第56-61页 |
| ·CO_2沸腾换热研究 | 第61-67页 |
| ·CO_2换热系数模型的比较 | 第61-65页 |
| ·CO_2换热系数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 第65-67页 |
| ·CO_2管内压降的研究 | 第67-73页 |
| ·CO_2压降模型的比较 | 第67-71页 |
| ·CO_2压降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 第6章 R404A/CO_2制冷系统压缩机与热力膨胀阀的特性研究 | 第75-81页 |
| ·概述 | 第75页 |
| ·高低温级压缩机的模型 | 第75-76页 |
| ·高低温级热力膨胀阀的特性研究 | 第76-80页 |
| ·节流机构的类型 | 第76-77页 |
| ·节流阀的模型建立 | 第77-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7章 R40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81-84页 |
| ·概述 | 第81页 |
| ·R40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实验流程图 | 第81-82页 |
| ·R40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实验方案的建立 | 第82-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 ·总结 | 第84-85页 |
| ·创新点 | 第85页 |
|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4-9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95-96页 |
| 附件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