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 ·钒钛磁铁矿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概况 | 第12-16页 |
| ·钒钛磁铁矿资源特点 | 第12页 |
| ·钒钛磁矿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 第12-16页 |
| ·钒钛磁铁精矿综合利用现状 | 第16-26页 |
| ·钒钛磁铁精矿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 ·钒钛磁铁精矿综合利用工艺应用现状 | 第22-23页 |
| ·钒钛磁铁精矿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 ·钒钛磁铁精矿 | 第28-29页 |
| ·还原煤 | 第29页 |
| ·粘结剂 | 第29-30页 |
| ·添加剂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钒钛磁铁矿还原热力学基础 | 第31-37页 |
| ·主要反应 | 第31-32页 |
| ·计算方法 | 第32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 ·铁氧化物还原热力学 | 第32-34页 |
| ·钒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 | 第34页 |
| ·钛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钒钛磁铁精矿固态还原研究 | 第37-45页 |
|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 ·钒钛磁铁精矿固态还原等温试验 | 第38-39页 |
| ·预氧化对钒钛磁铁精矿固态的影响 | 第39-41页 |
| ·预氧化对钒钛磁铁精矿还原产品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预氧化对钒钛磁铁精矿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40-41页 |
| ·预氧化对钒钛磁铁精矿还原产物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41页 |
| ·添加剂对预氧化钒钛磁铁精矿固态还原的影响 | 第41-44页 |
| ·添加剂对预氧化钒钛磁铁精矿还原产品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42页 |
| ·添加剂对预氧化钒钛磁铁精矿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42-43页 |
| ·添加剂对预氧化钒钛磁铁精矿还原产物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钒钛磁铁精矿还原-磨选新流程研究 | 第45-78页 |
| ·还原-磨选法的基本原理 | 第45页 |
| ·研究方法 | 第45-49页 |
| ·试验流程及方法 | 第45-48页 |
| ·主要评价指标 | 第48-49页 |
| ·添加剂对还原-磨选Fe/V、Ti分离的影响 | 第49-50页 |
| ·生球制备技术研究 | 第50-77页 |
| ·F粘结剂用量对生球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 ·造球工艺参数对生球性能的影响 | 第51-56页 |
| ·预氧化球团制备技术研究 | 第56-60页 |
| ·还原制度对磨选效果的影响 | 第60-62页 |
| ·磨选分离技术研究 | 第62-65页 |
| ·磨选产品性能及用途 | 第65-67页 |
| ·富钒钛料提钒技术研究 | 第67-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钒钛磁铁精矿预还原-电炉法新流程研究 | 第78-96页 |
| ·预还原-电炉冶炼钒钛磁铁矿的基本原理 | 第78-79页 |
| ·研究方法 | 第79-81页 |
| ·试验流程及方法 | 第79-80页 |
| ·主要评价指标 | 第80-81页 |
| ·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对电炉冶炼的影响 | 第81-83页 |
| ·预还原技术研究 | 第83-84页 |
| ·电炉冶炼技术研究 | 第84-95页 |
| ·渣型的选择 | 第84-86页 |
| ·碱度对冶炼效果的影响 | 第86-89页 |
| ·MgO对冶炼效果的影响 | 第89-92页 |
| ·还原煤对冶炼效果的影响 | 第92页 |
| ·冶炼温度对冶炼效果的影响 | 第92-93页 |
| ·冶炼时间对冶炼效果的影响 | 第93-94页 |
| ·产品性能 | 第94-95页 |
| ·本章结论 | 第95-96页 |
| 第七章 钒钛磁铁精矿综合利用新流程技术经济分析 | 第96-108页 |
|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 第96-98页 |
| ·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 | 第98-100页 |
| ·建厂投资与成本估算 | 第100-105页 |
| ·环保与能耗 | 第105-106页 |
| ·比较与评价 | 第106-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108-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6页 |
| 致谢 | 第116-11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