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2页 |
| ·镍资源概况及利用情况 | 第13-19页 |
| ·镍矿床概况及分布 | 第14-15页 |
| ·硫化镍矿主要处理工艺 | 第15-18页 |
| ·低品位硫化镍矿矿石特性及技术难点 | 第18-19页 |
| ·硫化镍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19-24页 |
| ·自身氧化对硫化镍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捕收剂对硫化镍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20-21页 |
| ·调整剂对硫化镍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21-23页 |
| ·金属离子对硫化镍矿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23-24页 |
| ·硫化矿物浮选电化学理论 | 第24-30页 |
| ·浮选电化学理论 | 第25页 |
| ·硫化矿物的无捕收剂浮选理论 | 第25-27页 |
| ·硫化矿物的捕收剂浮选理论 | 第27-28页 |
| ·硫化矿矿浆体系中的电偶腐蚀及其对浮选的影响 | 第28-29页 |
| ·硫化矿物半导体性质对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第32-39页 |
| ·实验样品 | 第32-33页 |
| ·实验药剂及设备 | 第33-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4页 |
| ·电化学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 ·浮选方法 | 第35页 |
| ·表面产物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 ·矿物接触角测试 | 第36页 |
| ·动电位测试 | 第36页 |
| ·捕收剂吸附量测定 | 第36页 |
| ·第一性原理计算模型及方法 | 第36-39页 |
| ·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 ·计算方法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无捕收剂体系下硫化矿物同步疏水机制 | 第39-71页 |
| ·硫化矿物无捕收剂可浮性研究及氧化机理 | 第39-56页 |
| ·硫化矿物/水溶液体系热力学研究 | 第39-46页 |
| ·硫化矿物自诱导浮选行为 | 第46-47页 |
| ·硫化矿物表面氧化产物 | 第47-56页 |
| ·硫化钠对硫化矿物表面产物及可浮性的影响 | 第56-66页 |
| ·硫化矿物硫诱导浮选行为 | 第57-59页 |
| ·硫化钠对硫化矿物表面产物的影响 | 第59-66页 |
| ·腐蚀电偶对硫化矿物同步疏水的影响 | 第66-67页 |
| ·镍铁硫化矿物的电子结构及表面活性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第四章 捕收剂体系下硫化矿物同步疏水机制 | 第71-80页 |
| ·硫化矿物捕收剂诱导浮选行为 | 第71-72页 |
| ·捕收剂对矿物表面疏水产物的影响 | 第72-79页 |
| ·矿物表面静电位对疏水产物的影响 | 第72-73页 |
| ·镍黄铁矿在黄药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 第73-76页 |
| ·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在黄药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 第76-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五章 难免金属离子对硫化矿物同步疏水行为的影响 | 第80-97页 |
| ·难免金属离子对硫化矿物静电位的影响 | 第80-82页 |
| ·难免金属离子对硫化矿物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82-95页 |
| ·难免金属离子对镍黄铁矿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82-88页 |
| ·难免金属离子对磁黄铁矿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88-92页 |
| ·难免金属离子对黄铁矿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 第92-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 第六章 调整剂对硫化矿物同步疏水行为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 第97-115页 |
| ·调整剂对硫化矿物捕收剂浮选行为的影响 | 第97-101页 |
| ·调整剂对黄药体系中硫化矿物疏水性的影响 | 第101-106页 |
| ·调整剂对硫化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 ·调整剂对硫化矿物表面电性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 ·调整剂对黄药在硫化矿物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 ·调整剂在硫化矿物表面的作用方式及其对黄药吸附的影响 | 第106-108页 |
| ·调整剂对黄药体系中硫化矿物电化学特性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 ·硫化镍矿同步疏水调控 | 第110-1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115-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 致谢 | 第128-129页 |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