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车削加工及车床(旋床)论文--程序控制车床和数控车床论文

高速数控车床CK7516GS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9-10页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第10页
   ·国内外进给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0-12页
   ·国内外进给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现状第12-15页
     ·结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结构静动态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论文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第15-17页
     ·研究对象第15-16页
     ·论文的工作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基于VP技术的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研究第17-35页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23页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第17-18页
     ·ADAMS多刚体求解算法第18-19页
     ·多柔性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第19-23页
   ·基于ADAMS建立进给系统虚拟样机模型第23-25页
     ·进给系统仿真内容和步骤第23-24页
     ·在ADAMS建立多刚体进给系统模型第24-25页
   ·直线进给系统理论计算第25-27页
     ·负载惯量匹配计算第25-26页
     ·丝杠传动负载扭矩计算第26页
     ·快速移动启动转矩计算第26-27页
   ·不同工况下的进给系统仿真第27-30页
     ·切削负载工况下的分析第27-29页
     ·空载快速移动的分析第29-30页
   ·进给系统切削平稳性分析第30-34页
     ·在ADAMS中建立刚—柔耦合进给系统模型第30-32页
     ·进给系统刚柔耦合模型的快速进给仿真第32-34页
   ·本章小节第34-35页
第三章 进给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5-49页
   ·进给系统实体模型的建立第35-38页
     ·进给系统的实体建模第36页
     ·进给系统模型的简化第36-38页
   ·进给系统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建立第38-41页
     ·建模方法的选择第38页
     ·单元类型的选择第38-39页
     ·Solid45单元有限元格式第39页
     ·进给系统模型的网格划分第39-41页
   ·进给系统结合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结合面的有限元建模方法第41-42页
     ·进给系统结合面等效模型第42-43页
   ·结合面参数的确定第43-48页
     ·结合面参数识别的理论分析第43-45页
     ·螺栓固定结合面参数的确定第45-46页
     ·滚动导轨运动结合面参数的确定第46页
     ·滚珠丝杠结合面参数的确定第46-47页
     ·选用Combin14单元模拟结合面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基于FEM的进给系统静动态特性分析第49-61页
   ·进给系统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第49-51页
     ·进给系统静动态特性分析流程第49-50页
     ·动态分析的算法——模态分析第50-51页
   ·关键零部件静动态特性分析第51-56页
     ·滚珠丝杠静力学分析第51-53页
     ·滚珠丝杠模态分析第53-56页
   ·进给系统整机静动态特性分析第56-60页
     ·进给系统整机静力学分析第56-57页
     ·进给系统整机模态分析第57-60页
   ·本章小节第60-61页
第五章 进给系统动态特性测试第61-76页
   ·现场动态特性测试第61-64页
     ·测试设备及简介第61-62页
     ·测试系统框图及测点布置第62-64页
   ·进给系统的多工况下动态特性测试及分析第64-74页
     ·电主轴空运转的进给系统动态特性测试第64-67页
     ·进给系统空载进给平稳性的动态测试第67-72页
     ·切削工况下的进给系统动态特性测试第72-74页
   ·有限元分析与测试结果对比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全文总结第76-77页
   ·研究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iFe2O4基金属陶瓷在Na3AlF6-K3AlF6-AlF3熔体中电解腐蚀及表面耐蚀层研究
下一篇:7XXX铝合金热顶半连续铸造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