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4页 |
| ·QDS 的概述 | 第12-14页 |
| ·QDs 的概念 | 第12页 |
| ·QDs 的光学特性 | 第12-13页 |
| ·QDs 的物理特性 | 第13页 |
| ·QDs 的毒性 | 第13-14页 |
| ·QDS 的制备方法 | 第14-18页 |
| ·QDs 的有机合成 | 第14-15页 |
| ·有机相合成的量子点的包覆 | 第15-16页 |
| ·QDs 的无机合成 | 第16-18页 |
| ·水相合成核/壳结构的可能性及优点 | 第18页 |
| ·QDS 的应用 | 第18-21页 |
| ·QDs 在生物标记与成像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QDs 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第19-20页 |
| ·量子点的离子检测 | 第20-21页 |
| ·盐酸西替利嗪简介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本论文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2章 CdTe/ZnS 核/壳 QDs 的合成及表征 | 第24-35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 ·CdTe/ZnS 核/壳 QDs 的合成 | 第25-26页 |
| ·CdTe/ZnS 核/壳 QDs 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26页 |
| ·CdTe/ZnS 核/壳 QDs 的结构表征 | 第26-27页 |
| ·CdTe QDs 和 CdTe/ZnS 核/壳 QDs 量子产率的计算 | 第2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 ·CdTe/ZnS 核/壳 QDs 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27-31页 |
| ·CdTe/ZnS 核/壳 QDs 的结构表征 | 第31-32页 |
| ·量子产率的计算 | 第32-34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 | 第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CdTe/ZnS 核/壳 QDs 与盐酸西替利嗪的相互作用 | 第35-45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 ·CdTe/ZnS 核/壳 QDs 的制备 | 第35页 |
| ·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35-36页 |
| ·吸收光谱 | 第36页 |
| ·CdTe/ZnS 核/壳 QDs 与盐酸西替利嗪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36页 |
| ·结合常数与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4页 |
| ·最佳条件的选择 | 第36-38页 |
| ·干扰离子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分析 | 第39-40页 |
| ·CdTe/ZnS 核/壳 QDs 与盐酸西替利嗪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第40-41页 |
| ·结合常数与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 第41-42页 |
| ·朗谬尓结合等温线 | 第42-44页 |
| ·实际样品含量的测定以及加标回收实验 | 第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4章 结论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