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言 | 第8-9页 |
一、案件的基本案情及反映出的法律问题 | 第9-12页 |
(一) 基本案情 | 第9-11页 |
1. 本案中破产管理人债权审查的基本概况 | 第9-11页 |
2. 案情进展 | 第11页 |
(二) 案件反映出的法律问题 | 第11-12页 |
1. 破产管理人法律主体地位不明确 | 第11页 |
2. 破产管理人债权审查权限和审查方式模糊不清 | 第11页 |
3. 缺乏合理有效的外部监督 | 第11-12页 |
二、破产管理人法律主体地位的认定 | 第12-14页 |
(一) 关于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的理论学说 | 第12-13页 |
(二) 明确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的必要性分析 | 第13页 |
1. 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不明确的弊端 | 第13页 |
2. 破产管理人法律地位明确对债权审查的积极影响 | 第13页 |
(三) 结合本案的观点建议 | 第13-14页 |
三、破产管理人债权审查权限和审查方式的法律适用 | 第14-21页 |
(一) 关于破产管理人债权审查权限及审查方式的法律适用现状 | 第14-15页 |
1. 关于债权审查的现行立法分析 | 第14-15页 |
2. 破产管理人在债权审查中关于“调查权”的实践突破 | 第15页 |
(二) 明确审查权限和审查方式的重要性分析 | 第15-17页 |
1. 明确破产管理人“审查权”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2. 细化、规范债权审查方式和程序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三) 结合本案完善债权审查机制的对策 | 第17-21页 |
1. 明确规定破产管理人的“审查权” | 第17-18页 |
2. 扩大破产管理人债权审查中的“调查权” | 第18页 |
3. 规范破产管理人制定“法律适用把握标准”行为 | 第18-19页 |
4. 形成债权审查流程示范文本 | 第19-21页 |
四、债权审查的外部监督 | 第21-23页 |
(一) 加强对债权审查外部监督的必要性 | 第21页 |
(二) 结合本案的对策分析 | 第21-23页 |
1. 关于破产管理人的选任 | 第21-22页 |
2. 对债权审查过程的监督 | 第22页 |
3.核查阶段的监督 | 第22-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致谢 | 第26-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