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音与肌电融合的多自由度假肢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研究意义及背景 | 第9页 |
·满足千万肢体残疾人的社会需求 | 第9页 |
·满足多功能机器人手臂仿生控制技术的发展需求 | 第9页 |
·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假肢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假肢发展现状 | 第11页 |
·核心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语音识别系统 | 第12页 |
·肌电信号识别系统 | 第12页 |
·语音与肌电融合技术的控制方案 | 第12-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语音与肌电信息融合的假肢控制方法 | 第14-17页 |
·引言 | 第14页 |
·语音与肌电信息融合的假肢控制方案 | 第14-16页 |
·假肢控制方案一 | 第14-15页 |
·假肢控制方案二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语音信号识别系统 | 第17-27页 |
·引言 | 第17页 |
·语音信号产生机理和特征 | 第17页 |
·语音信号采集系统 | 第17-23页 |
·声电转换器 | 第17-18页 |
·放大电路与滤波电路 | 第18-22页 |
·芯片选择与电路搭建 | 第22页 |
·模数转换 | 第22-23页 |
·语音信号分析系统 | 第23-26页 |
·语音信号识别算法 | 第23-24页 |
·语音信号特征提取 | 第24-26页 |
·本章总结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表面肌电信号识别系统 | 第27-44页 |
·引言 | 第27页 |
·表面肌电信号产生原理及特征 | 第27页 |
·肌电信号采集系统 | 第27-37页 |
·肌电电极 | 第28页 |
·前置放大器 | 第28-30页 |
·主放大电路 | 第30-32页 |
·带通滤波电路 | 第32-33页 |
·调零电路 | 第33页 |
·陷波器电路 | 第33-35页 |
·电源模块 | 第35页 |
·模数转换 | 第35-36页 |
·表面肌电信号放大器 | 第36-37页 |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系统 | 第37-43页 |
·表面肌电信号的预处理 | 第38-39页 |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提取 | 第39-41页 |
·表面肌电信号分类器算法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方案实现 | 第44-50页 |
·引言 | 第44页 |
·软件系统 | 第44-46页 |
·语音信号分析模块 | 第44-45页 |
·肌电信号分析与假肢控制模块 | 第45页 |
·系统评估模块 | 第45-46页 |
·机械假肢及驱动模块 | 第46-49页 |
·机械假肢 | 第46页 |
·驱动模块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50-59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目的 | 第50页 |
·实验对象 | 第50-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53页 |
·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53-57页 |
·方案一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方案二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方案比较 | 第55-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