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17页 |
| ·选题依据 | 第9-12页 |
| ·民族健身操竞技水平的发展背景 | 第9页 |
| ·表现力是民族健身操的规则要求 | 第9-10页 |
| ·艺术表现力是技术和难度价值的体现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17页 |
| ·有关难美项群艺术表现力的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有关民族健身操的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7页 |
| ·德尔斐法 | 第17-18页 |
| ·录像观摩 | 第18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8-19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19-20页 |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39页 |
| ·民族健身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构成要素分析 | 第20-30页 |
| ·民族健身操艺术表现力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民族健身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表现形式 | 第22-25页 |
| ·民族健身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构成要素一级指标的确定 | 第25-27页 |
| ·民族健身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构成要素二级指标及其内涵 | 第27-30页 |
| ·民族健身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30-33页 |
| ·同级要素的横向平行关系 | 第30-31页 |
| ·隶属要素的纵向包含关系 | 第31-33页 |
| ·民族健身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训练方法 | 第33-39页 |
| ·提高音乐素养的训练方法 | 第33-34页 |
| ·提高舞蹈素养的训练方法 | 第34-35页 |
| ·对动作的理解能力的训练方法 | 第35-36页 |
| ·面部表情传达能力的训练方法 | 第36-37页 |
| ·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 | 第37-39页 |
| 第4章 结论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3-44页 |
| 附录 A:民族健身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构成要素及其训练 | 第44-46页 |
| 附录 B:民族健身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构成要素及其训练 | 第46-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