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植株静态仿真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植物生长的计算机仿真 | 第13-15页 |
·植物生长的功能结构模型研究 | 第15-16页 |
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7-18页 |
5 可能的创新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分形的基本理论及相关方法 | 第19-32页 |
1 分形的基本概念 | 第19-22页 |
·分形的含义 | 第19-20页 |
·分形几何的基本性质 | 第20-21页 |
·欧式几何与分形几何的区别 | 第21-22页 |
2 分形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22-23页 |
3 主要的植物建模方法 | 第23-28页 |
·L系统 | 第23-25页 |
·迭代函数系统(IFS) | 第25-26页 |
·粒子系统 | 第26-27页 |
·受限扩散凝聚(DLA)模型 | 第27-28页 |
4 植物建模方法比较 | 第28页 |
5 植物基本形态结构特征 | 第28-32页 |
·基本结构 | 第28-29页 |
·分枝模式 | 第29-30页 |
·叶序模式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虚拟植物三维分枝结构的规则提取方法 | 第32-40页 |
1 三维L系统 | 第32-33页 |
2 类二叉树结构的植物三维分枝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类二叉树理论及其扩展 | 第33-35页 |
·类二叉树结构与植物三维分枝结构模型的关系 | 第35页 |
3 基于类二叉树的植物三维分枝结构规则提取算法 | 第35-39页 |
·提取算法 | 第35-36页 |
·算法分析 | 第36-37页 |
·算法的有效性验证 | 第37-3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虚拟植物叶片的快速重构方法研究 | 第40-46页 |
1 虚拟植物叶片的重构思路 | 第40-41页 |
2 虚拟植物叶片的重构方法 | 第41-44页 |
·图像采集与处理 | 第41-43页 |
·植物叶片的三维重构方法设计 | 第43-44页 |
3 仿真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第五章 虚拟植物三维生长过程模型的构建 | 第46-56页 |
1 时控L系统 | 第46-47页 |
·定义 | 第46-47页 |
·植物生长连续性的必要条件 | 第47页 |
2 异构生长模型 | 第47-49页 |
3 虚拟植物根与冠的三维生长关系模型 | 第49-51页 |
·植物生长函数 | 第49-50页 |
·模型算法的设计 | 第50-51页 |
4 PlantVR平台植物三维生长过程的构建规则改进 | 第51-53页 |
·公理ω的改进 | 第52页 |
·产生式P的改进 | 第52-53页 |
5 实验仿真 | 第53-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1 工作的总结 | 第56-57页 |
2 工作的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