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史、法律思想史论文--世界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正义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25页
 一、 选题动因第10-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9页
 三、 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9-21页
 四、 研究方法、难点和基本思路第21-23页
 五、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3-25页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法正义观形成的社会基础第25-64页
 第一节 19 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状况第26-29页
 第二节 无产阶级日益成熟壮大的阶级基础第29-31页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法正义观形成的理论资源第31-64页
  一、 理论源头第32-51页
  二、 思想先导第51-64页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观第64-109页
 第一节 正义概说第64-80页
  一、 何谓正义第65-69页
  二、 为何需要正义第69-70页
  三、 需要何种正义第70-80页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有无正义观第80-94页
  一、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与正义”之争第81-86页
  二、 正义原则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体系中的地位第86-88页
  三、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的方法论原则第88-94页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有什么样的正义观第94-106页
  一、 正义的基本定位第94-96页
  二、 未来社会要不要正义第96-97页
  三、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的实质是“发展”第97-100页
  四、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的基本内涵是自由和平等第100-106页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的启示第106-109页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视野下的法律观第109-164页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第109-114页
  一、 法与法律的概念辨析第109-113页
  二、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观第113-114页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法律观的形成过程第114-127页
  一、 从“自我意识”到“绝对精神”第115-116页
  二、 从唯心主义到唯物辩证第116-119页
  三、 从机械唯物到历史唯物第119-122页
  四、 从理论阐述到实践运用第122-127页
 第三节 法的起源论第127-134页
  一、 “国家造法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法起源论的误解第127-129页
  二、 马克思恩格斯法起源论的理论要点第129-134页
 第四节 法的本质论第134-155页
  一、 法的本质——一元还是多元第135-136页
  二、 马克思以前历史上关于法本质的学说第136-140页
  三、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本质理论第140-155页
 第五节 法的价值论第155-159页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价值一般的理解第155-156页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法价值第156-158页
  三、 马克思恩格斯法价值实现的途径第158-159页
 第六节 法的发展论第159-164页
  一、 法的进化的一般规律第160-162页
  二、 法的未来发展趋势第162-164页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正义与法关系的认识第164-217页
 第一节 西方法律思想史上论证正义与法关系的两条思路第165-179页
  一、 自然法学的“法以正义为依归”第165-175页
  二、 实证法学的“法律之内的正义”第175-179页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辩证的“正义与法”观第179-217页
  一、 辩证的“正义与法”观的理论意义第179-183页
  二、 正义与法的一般关系——法哲学的角度第183-196页
  三、 正义与法的特殊关系——部门法学的角度第196-217页
结语: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第217-222页
参考文献第222-235页
后记第235-237页

论文共2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主实现的法治机制
下一篇:基于视频码流的画中画算法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