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刑部尚书研究
|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4页 |
| 绪论 | 第14-21页 |
| 一 | 第14-15页 |
| 二 | 第15-16页 |
| 三 | 第16-21页 |
| 一 刑部尚书的组织结构 | 第21-38页 |
| (一) 唐初刑部的职官设置及制度渊源 | 第21-28页 |
| 1. 刑部尚书、侍郎 | 第21-22页 |
| 2. 刑部郎中、员外郎 | 第22-25页 |
| 3. 都官郎中、员外郎 | 第25页 |
| 4. 比部郎中、员外郎 | 第25-27页 |
| 5. 司门郎中、员外郎 | 第27-28页 |
| (二) 唐代刑部职官名、数的变化 | 第28-30页 |
| 1. 职官名称的变化 | 第28-30页 |
| 2. 职官员额的变化 | 第30页 |
| (三) 唐代刑部尚书职权与地位的变化 | 第30-38页 |
| 1. 唐代后期刑部地位的衰落 | 第31-34页 |
| 2. 唐代后期刑部尚书职权的下降 | 第34-38页 |
| 二 刑部尚书的司法职能 | 第38-63页 |
| (一) 参与法典的制定与奏改 | 第38-48页 |
| 1. 受诏参与制定法典 | 第38-47页 |
| 2. 奏请修改法典内容 | 第47-48页 |
| (二) 对受理的申报案件进行复核和驳正 | 第48-52页 |
| (三) 受诏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 | 第52-59页 |
| (四) 参与司法官员的选拔任用 | 第59-60页 |
| (五) 参与司法大典 | 第60-63页 |
| 1. 参与赦囚大典 | 第60-62页 |
| 2. 出席献俘大典 | 第62-63页 |
| 三 刑部尚书的其它职能 | 第63-77页 |
| (一) 参议朝政 | 第63-64页 |
| (二) 参与官吏选拔考核 | 第64-67页 |
| 1. 举荐官员 | 第64-65页 |
| 2. 参与科举选士 | 第65-66页 |
| 3. 参与考核官员 | 第66-67页 |
| (三) 参与军事事务 | 第67-69页 |
| (四) 参与财政活动 | 第69-73页 |
| 1. 判度支 | 第70-71页 |
| 2. 盐运使 | 第71-72页 |
| 3. 判户部 | 第72-73页 |
| (五) 担任留守 | 第73-76页 |
| (六) 担任使节 | 第76-77页 |
| 四 刑部尚书的出身 | 第77-114页 |
| (一) 籍贯分布 | 第77-93页 |
| 1. 唐代前期 | 第77-81页 |
| 2. 唐代中期 | 第81-84页 |
| 3. 唐代后期 | 第84-93页 |
| (二) 出身阶层 | 第93-100页 |
| 1. 皇室成员 | 第93-94页 |
| 2. 地方郡姓 | 第94-97页 |
| 3. 地方非郡姓 | 第97-100页 |
| (三) 入仕途径 | 第100-114页 |
| 1. 唐代前期 | 第100-103页 |
| 2. 唐代中期 | 第103-106页 |
| 3. 唐代后期 | 第106-114页 |
| 五 刑部尚书的任职分析 | 第114-126页 |
| (一) 兼任官 | 第114-116页 |
| (二) 迁入官 | 第116-120页 |
| (三) 迁出官 | 第120-123页 |
| (四) 任期 | 第123-126页 |
| 六 刑部尚书与司法素养 | 第126-143页 |
| (一) 刑部尚书与刑法世家 | 第126-138页 |
| (二) 刑部尚书的司法历练 | 第138-143页 |
| 七 刑部尚书与唐代政治 | 第143-193页 |
| (一) 刑部尚书与政治革命 | 第143-162页 |
| 1. 唐革隋命 | 第143-144页 |
| 2. 玄武门之变 | 第144-145页 |
| 3. 齐王祐叛乱 | 第145-146页 |
| 4. 则天革命 | 第146-147页 |
| 5. 中宗复辟 | 第147-149页 |
| 6. 韦后之乱 | 第149-152页 |
| 7. 太平公主之乱 | 第152-157页 |
| 8. 甘露之变 | 第157-160页 |
| 9. 朱全忠谋位 | 第160-161页 |
| 10. 唐鼎归梁 | 第161-162页 |
| (二) 刑部尚书与朋党之争 | 第162-179页 |
| 1. 宪宗之前的党争 | 第162-173页 |
| 2. 牛李党争 | 第173-177页 |
| 3. 宣宗之后的党争 | 第177-179页 |
| (三) 刑部尚书的作为与评价 | 第179-193页 |
| 1. 唐代前期 | 第180-185页 |
| 2. 唐代中期 | 第185-188页 |
| 3. 唐代后期 | 第188-193页 |
| 结语 | 第193-1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5-201页 |
| 致谢 | 第201-20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第202-203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