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中文) | 第1-4页 |
| 内容摘要(英文) | 第4-5页 |
| 第一章 落伍:20世纪对林纾的历史定位 | 第5-7页 |
| 第二章 “五四精神”及其革命的对象 | 第7-19页 |
| 一、文化内涵与现代中国历史变迁 | 第8-11页 |
| 二、“革命时代”的“五四精神” | 第11-14页 |
| 三、一个最合适的革命对象 | 第14-19页 |
| 第三章 一场“唐吉诃德”式的新旧之争 | 第19-31页 |
| 一、“唐吉诃德”精神与五四人的“运动” | 第19-20页 |
| 二、文学革命策略与《新青年》的“寂寞” | 第20-24页 |
| 三、“新”、“旧”论战之始末 | 第24-31页 |
| 第四章 时代潮流涤荡下的民族文化悲剧 | 第31-40页 |
| 一、关于“覆孔孟、铲伦常”问题 | 第32-35页 |
| 二、关于文言与白话之争 | 第35-38页 |
| 三、漫长而曲折的功过评说 | 第38-40页 |
| 余论 | 第40-41页 |
| 注释 | 第41-49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