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论文--X射线论文--应用论文

利用聚束透镜获得高亮度软X射线源的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3页
   ·软X射线源第7-10页
     ·渡越辐射软X射线源第7-8页
     ·同步辐射X射线源第8-9页
     ·X射线激光源第9页
     ·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软X射线源第9-10页
   ·软X射线光学元件第10-11页
     ·多层干涉膜第10页
     ·菲涅耳波带片透镜第10-11页
     ·掠入射反射镜第11页
     ·X光导管和X光透镜第11页
   ·小结第11-13页
第二章 软X射线在X光导管中的传输第13-29页
   ·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第13-15页
     ·X射线的散射第13-14页
     ·X射线的吸收第14-15页
     ·剥离和"库仑爆炸"第15页
   ·软X射线的全反射第15-18页
   ·软X射线在X光导管中传输的模拟计算第18-24页
     ·光线追迹原理第18-19页
     ·光线追迹模型第19-20页
     ·表面粗糙度模型第20-21页
     ·软X射线在导管内传输的蒙特卡罗模拟第21-24页
   ·软X射线在X光导管中的传输特性第24-28页
     ·能谱特性第24页
     ·X光导管材料对传输效率的影响第24-25页
     ·X光导管内径对传输效率的影响第25-26页
     ·X光导管曲率半径对传输效率的影响第26-28页
   ·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高功率密度软X射线在X光导管中的传输特性研究第29-39页
   ·实验设计第29-34页
     ·"强光一号"Z-Pinch装置第29-30页
     ·靶室的布局第30-31页
     ·软X射线功率仪第31-32页
     ·实验参数和数据处理第32-34页
     ·光路调节第34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4-38页
   ·小结与讨论第38-39页
第四章 软X射线聚束透镜的总体结构设计第39-47页
   ·透镜研制的总体目标第39-40页
   ·透镜参数的优化第40-45页
   ·透镜对Z-Pinch源聚光的计算机模拟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利用聚束透镜获得高亮度软X射线源的实验研究第47-53页
   ·实验设计第47-49页
     ·焦距及焦斑尺寸的测量第47页
     ·透镜后焦点位置功率的测量第47-48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48-4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焦距及焦斑尺寸第49-50页
     ·透镜后焦点位置功率密度的测量结果第50-52页
   ·小结与讨论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第53-55页
   ·结论第53页
   ·需要解决的问题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菜Nsa CMS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及恢复系菌核病的抗性鉴定
下一篇:鱿鱼及其制品中甲醛本底值调查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