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地方剧艺术论文

论民族声乐与豫剧旦角演唱的借鉴与吸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0页
第一章 豫剧的沿革与流变第10-18页
 第一节 豫剧的历史发展第10-12页
  一、明末清初至民国初年第10-11页
  二、民国时期至建国时期第11-12页
 第二节 豫剧民俗第12-15页
  一、迎神赛会的祀神戏第12-13页
  二、岁时节令的应节戏第13页
  三、还愿祈福的喜庆戏第13-14页
  四、殡葬亡人的丧葬戏第14-15页
 第三节 豫剧的地域流派第15-18页
  一、豫剧两大地域艺术流派的划分及特点第15-16页
  二、豫东调和豫西调的交流融合第16-18页
第二章 豫剧艺术流派与五大名旦第18-28页
 第一节 豫剧流派的新发展第18-28页
  二、陈派创始人:陈素真第19-21页
  三、崔派创始人:崔兰田第21-23页
  四、马派创始人:马金凤第23-25页
  五、阎派创始人:阎立品第25-28页
第三章 豫剧旦角的演唱技巧第28-40页
 第一节 用声方法第28-31页
  一、真多假少型混声第28页
  二、假多真少型混声第28-29页
  三、真假参半型混声第29-31页
 第二节 用气技巧第31-33页
  一、“沉气”第31-32页
  二、“提气”第32页
  三、“弹气”第32页
  四、“拖气”和“推气”第32-33页
  五、“偷气”第33页
 第三节 吐字技巧第33-35页
 第四节 润腔技巧第35-40页
  一、装饰因素第35-38页
  二、力度因素第38页
  三、速度因素第38-40页
第四章 声乐与豫剧旦角演唱第40-51页
 第一节 “口劲”——咬字与吐字的关系第40-42页
 第二节 字和共鸣的关系第42-45页
 第三节 吞吐、喷口、归韵和收声第45-51页
  一、豫剧和声乐演唱中的吞吐第45-46页
  二、豫剧中的喷口问题第46-48页
  三、归韵和收声第48-51页
第五章 豫剧“旦角”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的借鉴意义第51-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一: 谱例第58-66页
附录二: 学习豫剧的照片资料第66-70页
后记第70-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类学生教学期望研究
下一篇:重型机械装配工艺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