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动机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名词解释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汉字的特征 | 第12-13页 |
·汉字的特征 | 第12-13页 |
·从教学的角度看汉字的特征 | 第13页 |
·识字历程的理论 | 第13-17页 |
·西方拼音文字系统的识字历程 | 第14-15页 |
·汉字的识字历程 | 第15-16页 |
·识字能力的发展阶段 | 第16-17页 |
·识字困难的原因和特征 | 第17-20页 |
·识字困难的原因 | 第17-19页 |
·识字困难儿童的学习特征 | 第19-20页 |
·中文识字教学相关研究 | 第20-27页 |
·分散识字教学法与集中识字教学法 | 第20-21页 |
·部件识字法与字族识字法 | 第21-23页 |
·识字困难学生的识字相关研究 | 第23-27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7-40页 |
·个案描述 | 第27-30页 |
·个案的基本资料 | 第27页 |
·个案的诊断评量 | 第27-28页 |
·综合分析 | 第28-30页 |
·研究设计 | 第30-32页 |
·研究架构 | 第30-32页 |
·研究设计模式 | 第32页 |
·研究工具 | 第32-34页 |
·教学程序 | 第34-37页 |
·教学材料 | 第34-35页 |
·教学单元设计 | 第35-36页 |
·教学程序 | 第36页 |
·评量 | 第36页 |
·教学一致性考核 | 第36-37页 |
·研究步骤 | 第37-38页 |
·确定研究对象、收集文献资料 | 第38页 |
·拟定研究计划、编辑实验教材 | 第38页 |
·进行试教 | 第38页 |
·进行正式教学 | 第38页 |
·成效追踪 | 第38页 |
·资料分析 | 第38-40页 |
·立即成效 | 第38-39页 |
·保留成效 | 第39-40页 |
4 研究结果 | 第40-50页 |
·两种教学法识字学习立即成效之分析 | 第40-45页 |
·整体得分 | 第40-41页 |
·听写测验 | 第41-42页 |
·看字读音测验 | 第42-43页 |
·看字组词测验 | 第43-44页 |
·句中选择正确的字测验 | 第44-45页 |
·两种教学法短期保留成效之分析 | 第45-47页 |
·整体得分 | 第45-46页 |
·各分测验得分 | 第46-47页 |
·两种教学法长期保留成效之分析 | 第47-50页 |
·整体得分 | 第47-48页 |
·积分测验 | 第48-5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0-55页 |
·本研究依据研究结果加以归纳整理得到如下结论 | 第50-52页 |
·立即成效 | 第50页 |
·保留成效 | 第50-52页 |
·讨论与建议 | 第52-55页 |
·研究限制 | 第52-53页 |
·教学上的建议 | 第53页 |
·未来研究建议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 | 第59-91页 |
1.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二册生字表认读情况 | 第59-62页 |
2. 自编字族识字课文 | 第62-70页 |
3. 部件识字教学教材 | 第70-82页 |
4. 每节课教学立即评量内容 | 第82-90页 |
5.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