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四九菜心中黑芥子酶基因的表达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0-16页 |
·硫代葡萄糖苷 | 第10-12页 |
·黑芥子酶及其性质 | 第12-14页 |
·黑芥子酶的分布 | 第12页 |
·黑芥子酶基因家族 | 第12-13页 |
·黑芥子酶复合体 | 第13页 |
·黑芥子酶的结构及其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黑芥子酶-硫代葡萄糖苷系统在植物中的防御作用 | 第14-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40页 |
·材料 | 第16-19页 |
·质粒与菌种 | 第16页 |
·供试蔬菜 | 第16页 |
·生化试剂与酶类 | 第16页 |
·其他试剂及溶液 | 第16-18页 |
·主要培养基配置 | 第18-1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6页 |
·四九菜心总RNA的提取 | 第19-20页 |
·四九菜心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0页 |
·总RNA和总DNA的定性定量 | 第20页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20-21页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21-22页 |
·扩增黑芥子酶基因片段MY的引物 | 第21-22页 |
·扩增用于做杂交探针的黑芥子酶基因片段MS的引物 | 第22页 |
·检测RNAi结构元件完整性的引物 | 第22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 第22页 |
·琼脂糖凝胶上DNA片段的回收 | 第22-23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 第23页 |
·DNA片段的连接及转化 | 第23-24页 |
·大肠杆菌质粒D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根癌农杆菌GV3101感受态的制备 | 第25-26页 |
·冻融法介导的质粒转化根癌农杆菌 | 第26页 |
·RNA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26-31页 |
·目的基因的获得 | 第26页 |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26-29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1页 |
·四九菜心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 第31-33页 |
·无菌苗的获得 | 第31-32页 |
·外植体的选择与培养 | 第32页 |
·诱导培养基的选择 | 第32页 |
·潮霉素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32页 |
·用于侵染外植体的根癌农杆菌菌株的准备 | 第32-33页 |
·外植体的转化与筛选 | 第33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33-40页 |
·PCR检测 | 第33-34页 |
·Southern杂交 | 第34-38页 |
·基因组DNA的制备 | 第34页 |
·基因组DNA的限制酶切 | 第34页 |
·基因组DNA消化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34页 |
·DIG标记探针 | 第34-35页 |
·标记结果的检测 | 第35-36页 |
·转膜——采用经典的盐桥法 | 第36-37页 |
·杂交 | 第37-38页 |
·免疫检测 | 第38页 |
·Northern杂交 | 第38-40页 |
·器皿和容器的处理 | 第38页 |
·RNA的提取 | 第38页 |
·探针制备 | 第38页 |
·甲醛变性电泳 | 第38-39页 |
·RNA转膜 | 第39-40页 |
·杂交 | 第40页 |
·免疫检测 | 第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8页 |
·黑芥子酶基因片段MY的克隆 | 第40页 |
·克隆载体的酶切验证与PCR检测 | 第40-42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酶切验证 | 第42-43页 |
·四九菜心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43-46页 |
·诱导培养基的筛选 | 第43-45页 |
·潮霉素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45-46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46-48页 |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第46页 |
·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杂交检测 | 第46-48页 |
·转基因植株的Northern杂交检测 | 第48页 |
4 讨论 | 第48-52页 |
·RNAi技术在植物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第48-49页 |
·四九菜心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49-50页 |
·黑芥子酶—硫代葡萄糖苷防御系统 | 第50-51页 |
·需继续开展的研究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