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初探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前言第14-17页
第一章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概述第17-23页
 第一节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概念及与其他犯罪行为的区别第17-19页
  一、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含义第17页
  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认定第17-18页
  三、虚假信息诈骗罪与其他相关犯罪行为的区别第18-19页
 第二节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特点第19-23页
  一、侵犯对象具有广泛性第19-20页
  二、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性第20页
  三、犯罪手法带有一定的智能性,且不断翻新第20-21页
  四、犯罪成本低第21页
  五、犯罪形态带有一定的组织性第21-23页
第二章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犯罪手法第23-49页
 第一节 电话诈骗手法第23-32页
  一、银联诈骗第23-25页
  二、电话通话诈骗第25-29页
  三、手机短信诈骗第29-32页
 第二节 网络诈骗手法第32-46页
  一、窃号骗码第32-35页
  二、网上交易诈骗第35-41页
  三、网络中奖诈骗第41-43页
  四、网络传销诈骗第43页
  五、网络话费诈骗第43-44页
  六、其他网络虚假信息诈骗第44-46页
 第三节 其他信息诈骗手法第46-49页
  一、利用邮件投递、分发虚假广告进行诈骗第46-47页
  二、通过张贴虚假告示、广告进行诈骗第47页
  三、利用电视发布虚假信息进行诈骗第47页
  四、莫名其妙的电话账单第47-48页
  五、贩卖诈骗工具,为诈骗提供网络服务第48页
  六、收录欺诈第48-49页
第三章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行为的认定与法律适用第49-62页
 第一节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数额认定与分级第49-55页
  一、虚假信息诈骗数额及认定第49-53页
  二、虚假信息诈骗案件起刑点的确定与数额分级第53-55页
 第二节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形态与情节认定第55-60页
  一、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形态认定第55-58页
  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情节认定第58-59页
  三、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赃款赃物认定第59-60页
 第三节 单位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法律适用第60-62页
第四章 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防控第62-81页
 第一节 做好基础工作第62-66页
  一、打击和防范虚假信息诈骗犯罪专业队伍建设第62页
  二、对涉嫌虚假信息诈骗的重要场所和“重口”进行监控第62-63页
  三、搭建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第63-64页
  四、成立反欺诈民间组织第64-65页
  五、做好相关系统的维护第65页
  六、建立防控的长效机制第65-66页
 第二节 法律防范第66-70页
  一、法律体系的构建第66-69页
  二、相关司法程序与制度完善第69-70页
 第三节 技术防范第70-72页
  一、对发布虚假信息的空间进行监控第70页
  二、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等实现监控追踪第70-71页
  三、通过各种渠道公布防范技术第71-72页
  四、利用网上信息资源辅助决策第72页
 第四节 对相关行业的规范第72-77页
  一、规范通信业、金融业行规第72-75页
  二、建立联动机制第75页
  三、对服务业务功能进行审核监管第75-76页
  四、铲除犯罪“产业链”第76-77页
 第五节 宣传防范第77-81页
  一、多管齐下,开展宣传第77页
  二、网站开设防骗课堂传授网上交易防范技巧第77-81页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个不同地区牦牛部分生产性能候选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下一篇:微波辐射法纳米石墨微片接枝聚苯乙烯修饰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