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支化聚酯季铵盐衍生物对模拟染料废水絮凝法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7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现状及运用 | 第12-16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 | 第12-13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发展 | 第13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质 | 第13-14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前景 | 第14-16页 |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6-19页 |
·印染废水处理的生物法 | 第17页 |
·印染废水处理的化学法 | 第17-18页 |
·印染废水处理的物理化学法 | 第18-19页 |
·絮凝剂的分类 | 第19-21页 |
·无机絮凝剂 | 第19页 |
·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 第19-20页 |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 第20-21页 |
·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与印染废水脱色机理的研究 | 第21-23页 |
·吸附电中和作用 | 第21-22页 |
·吸附架桥作用机理 | 第22-23页 |
·螯合作用 | 第23页 |
·理论研究基础 | 第23-25页 |
·超支化聚酯及其季铵盐衍生物 | 第23-25页 |
·二元混合染料中单组份浓度的测定 | 第25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絮凝剂MHP阳离子度的测定 | 第27页 |
·絮凝实验 | 第27-28页 |
·红外测定方法 | 第28页 |
·ZETA电位的测定方法 | 第28页 |
·絮体颗粒直径的测定 | 第28页 |
·絮体的显微镜测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絮凝剂对阴离子染料的絮凝作用 | 第29-41页 |
·不同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 第29-33页 |
·絮凝剂MHP对酸性黑24的絮凝效果 | 第29-31页 |
·絮凝剂MHP对酸性蓝80的絮凝效果 | 第31-33页 |
·pH值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酸性黑24与酸性蓝80二元混合染料的脱色 | 第35-38页 |
·水中离子的影响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絮凝剂对非离子染料的絮凝作用 | 第41-49页 |
·不同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 第41-43页 |
·pH值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染料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分散红73与分散蓝60二元混合染料的脱色 | 第45-47页 |
·水中离子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絮凝剂絮凝作用机理的探讨 | 第49-65页 |
·絮凝机理 | 第49-56页 |
·电中和及分子间作用力 | 第49-51页 |
·吸附架桥作用 | 第51-52页 |
·螯合作用 | 第52-54页 |
·红外吸收变化 | 第54-56页 |
·染料结构与絮凝脱色效果关系探讨 | 第56-60页 |
·染料类型的影响 | 第58页 |
·染料分子磺酸基数量影响 | 第58-60页 |
·染料空间结构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60页 |
·絮凝剂的动力学研究 | 第60-65页 |
·沉降时间对脱色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絮体粒径成长变化 | 第62-63页 |
·絮凝体生长模型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