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船上人同姓婚姻习俗的考察研究--以漓江流域黄氏客家为个案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6页 |
一、课题来源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一) 国外的婚姻研究 | 第8-9页 |
(二) 国内的婚姻研究 | 第9-10页 |
(三) 涉及通婚圈理论及实地考察的国内外研究 | 第10-11页 |
(四) 涉及同姓婚姻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同姓不婚概述 | 第12-14页 |
(一) 姓是区别婚姻的标志 | 第12页 |
(二) 同姓不婚的历史禁忌 | 第12-13页 |
(三) 遵循同姓不婚禁忌的族群 | 第13页 |
(四) 客家同姓不婚习俗 | 第13-14页 |
(五) 同姓不婚的原因 | 第14页 |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五、研究对象、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5页 |
六、创新之处及研究困境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船上人的基本概况 | 第16-23页 |
一、以船为家的水上居民 | 第16-17页 |
二、漓江流域船上人的基本概况 | 第17-22页 |
(一) 船上人的迁徙史略述 | 第17-18页 |
(二) 船上人家族的扩大与发展 | 第18-19页 |
(三) 船上人生活习俗简述 | 第19-22页 |
三、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漓江流域船上人的婚姻习俗 | 第23-38页 |
一、客家黄氏峭山公一族通婚史简况 | 第23-25页 |
二、船上人通婚圈——同姓通婚 | 第25-30页 |
三、船上人同姓婚姻仪礼 | 第30-36页 |
(一) 婚前仪礼 | 第30-33页 |
(二) 婚礼进行曲 | 第33-36页 |
(三) 婚后仪礼 | 第36页 |
四、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对船上人同姓婚姻及其变化的解读 | 第38-56页 |
一、社会历史背景的因素 | 第40-41页 |
二、经济结构的因素 | 第41-45页 |
三、船上人特定需求的因素 | 第45-49页 |
(一) 船上人特殊身份和生存发展的需要 | 第45-47页 |
(二) “船上人”的人格特征因素 | 第47-48页 |
(三) 船上人择偶标准的需要 | 第48-49页 |
四、族群内部结构的因素 | 第49-54页 |
(一) 血缘关系的亲疏是直接因素 | 第49-50页 |
(二) 分房管理,宗族观念淡薄 | 第50-51页 |
(三) 族群组织活动因素 | 第51-52页 |
(四) 族群政治权力结构的因素 | 第52-54页 |
五、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船上人与其它地方同姓婚姻之比较 | 第56-61页 |
一、同姓通婚的历史与案例 | 第56-60页 |
(一) 人类历史上的血缘婚 | 第56-57页 |
(二) 古代关于同姓为婚的案例 | 第57页 |
(三) 其他非客家村落同姓通婚的案例 | 第57-59页 |
(四) 客家同姓为婚的案例 | 第59-60页 |
二、船上人与其他地方同姓通婚的异同 | 第60-61页 |
(一) 结婚程序同中有异 | 第60页 |
(二) 婚姻形式之异同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4页 |
一、生存的本能与法则 | 第61-62页 |
二、同姓通婚的合理解说 | 第62页 |
三、同姓通婚的规制 | 第62-64页 |
注释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78页 |
后记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