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对外关系论文--与各国政府的关系论文

论新地区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新发展及其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5页
一、新地区主义理论分析第15-27页
 (一) 地区主义的界定及历史形态第15-18页
  1. 地区主义的界定第15-16页
  2. 地区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第16-18页
 (二) 新地区主义的特点和本质特征-多样性及其在东亚的表现第18-22页
  1. 新地区主义的特点第18-20页
  2. 新地区主义的本质特征-多样性及其在东亚的表现第20-22页
 (三) 新地区主义在东亚的发展及其特点第22-27页
  1. 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第23-24页
  2. 冷战后东亚新地区主义的特点第24-27页
二、东亚新地区主义与中国-东盟关系的新发展第27-40页
 (一) 中国与东盟的地区政治关系得到全面改善、地区安全合作不断加强第27-34页
  1. 中国-东盟国家政治关系全面改善,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第28-30页
  2. 中国与东盟地区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增进了双方的政治互信第30-34页
 (二) 中国与东盟的地区经济合作不断扩展和深化第34-37页
  1. 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增长迅速,贸易结构逐渐呈现互补性第34-35页
  2. 双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第35页
  3. 经济合作的范围扩展到金融交通等领域,次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迅速第35-36页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发展是双方关系地区化的标志第36-37页
 (三) 中国与东盟的文化合作前景广阔第37-40页
三、新地区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特点第40-47页
 (一) 合作领域的全面性第40-42页
 (二) 合作机制的完善性第42-45页
  1. 中国与东盟政府首脑非正式会晤第42-44页
  2. 部长级会议第44页
  3. 五个平行的对话机构第44页
  4. 双边或多边的协议、协定、条约及联合声明第44-45页
 (三) 合作进程的阶段性第45-47页
  1. 中国与东盟恢复外交关系,掀开全面合作新篇章第45页
  2. 中国-东盟确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第45-46页
  3. 双方确立“面向和平与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第46-47页
四、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战略影响第47-64页
 (一) 对中国的影响第47-57页
  1. 与东盟进行经济合作对中国的影响第48-52页
  2. 与东盟进行政治合作对中国的影响第52-53页
  3. 与东盟进行安全合作对中国的影响第53-57页
 (二) 对东盟的影响第57-61页
  1. 通过与中国进行地区合作有利于东盟经济实力的增强第57-59页
  2. 通过与中国进行地区合作有利于减少东盟国家对西方的依赖,增强东盟的国家影响力第59-60页
  3. 通过与中国进行地区合作有利于东盟自身的建设推动其一体化进程第60-61页
 (三) 对东亚的影响第61-64页
  1. 有利于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第61页
  2. 有利于促进东亚经济合作,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第61-62页
  3. 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扫除政治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第62-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附录第69-70页
后记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hern-Simons理论的分数自旋和分数统计性质研究
下一篇:后路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