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岩石可钻性分析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火山岩岩石可钻性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火山岩岩石特点分析 | 第12-22页 |
·火山岩的物理和力学性质 | 第12-14页 |
·岩石的物理性质 | 第12-13页 |
·岩石的力学性质 | 第13-14页 |
·松辽盆地火山岩岩石特点 | 第14-22页 |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地区火山岩岩石特点 | 第15页 |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岩石特点 | 第15-22页 |
第三章 火山岩岩石可钻性评价方法确定 | 第22-27页 |
·岩石可钻性概念 | 第22-23页 |
·岩石可钻性分级方法分析研究 | 第23-25页 |
·用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评价的岩石可钻性 | 第23页 |
·用微钻速评价的岩石可钻性 | 第23-24页 |
·用实钻速度评价的岩石可钻性 | 第24-25页 |
·用纵波速度评价的岩石可钻性 | 第25页 |
·火山岩岩石可钻性研究方法的初步确定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标准矿物组分当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7-38页 |
·长岭断陷钻进火山岩岩层时钻头磨损情况分析 | 第27-31页 |
·钻头的实际磨损情况 | 第27-29页 |
·钻头使用情况统计 | 第29-31页 |
·岩石的研磨性 | 第31页 |
·磨损作用的物理实质 | 第31页 |
·磨损机理 | 第31页 |
·标准矿物组分当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标准矿物组分当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2页 |
·长石的当量石英含量折算系数Cf 的确定 | 第32-35页 |
·长岭地区深井火山岩段等效石英含量的确定 | 第35-38页 |
第五章 火山岩研磨可钻性的计算方法 | 第38-51页 |
·研磨可钻性的提出 | 第38页 |
·钻头初始机械钻速V_0 的确定 | 第38-40页 |
·研磨因子的研究方法及确定 | 第40-44页 |
·研磨因子的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研磨因子的确定 | 第41-44页 |
·火山岩研磨可钻性的计算方法 | 第44-51页 |
·等效石英含量和研磨因子关系分析 | 第44-46页 |
·等效石英含量和钻头牙齿磨损量关系分析 | 第46-49页 |
·等效石英含量和K_(d2) 关系分析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详细摘要 | 第56-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