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半干湿地区河道型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34页
   ·研究背景第10-14页
   ·研究对象和内容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2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29页
   ·研究方法和框架第29-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2 半干湿地区河道型湿地特征研究第34-46页
   ·半干湿地区特征研究第34-37页
     ·半干湿地区界定第34-35页
     ·半干湿地区特征分析第35-37页
     ·特征结论——干旱缺水与生态过程缓慢第37页
   ·河道型湿地特征研究第37-41页
     ·河道型湿地界定第37-39页
     ·河道型湿地特征分析第39-41页
     ·特征结论——水源水量季节性变化第41页
   ·湿地公园城市性研究第41-44页
     ·城市性界定第42页
     ·国家湿地公园城市性特征分析第42-43页
     ·特征结论——连续的多功能生活空间需求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3 典型特征下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理念与策略探讨第46-58页
   ·情景规划研究第46-48页
     ·情景规划解读第46-47页
     ·情景规划方法借鉴第47-48页
   ·不同理念与策略的情景模拟与评估第48-55页
     ·绿地规划策略模拟第48-51页
     ·生态恢复策略模拟第51-52页
     ·旅游开发策略模拟第52-54页
     ·“反规划”策略模拟第54-55页
   ·提出问题:矛盾与冲突第55-56页
     ·策略:生态效益长期性和经济效益短期性之间的矛盾第55-56页
     ·方式:自然生境保护与人工干预方式之间的冲突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4 动态衍生的景观规划概念构思第58-70页
   ·提倡动态的价值观和产业经济第58-63页
     ·利益主体的抽象分析第58页
     ·利益的时间维度思考第58-60页
     ·湿地产业动态化第60-62页
     ·最低限度原则第62-63页
   ·建立人与自然层面的基础框架第63-65页
     ·建立自然生态基础框架第64页
     ·建立人工功能基础框架第64-65页
   ·提出“动态衍生”的概念构思第65-67页
     ·衍生概念与圈层分布第66页
     ·自然衍生机制——有机渗透第66-67页
     ·人工衍生机制——圈层递变第67页
     ·有机整合机制——衍生缓冲层第67页
   ·问题解决:有机渗透与有机生长第67-68页
     ·策略:有机生长的湿地项目产业布局第67-68页
     ·方式:有机渗透的湿地生境与人工环境第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5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分层嵌合”的景观规划实践第70-106页
   ·实践案例概述第70-83页
     ·现状认知第70-78页
     ·现状评价第78-83页
   ·规划构思——分层嵌合模式第83-86页
     ·分层的概念第83-84页
     ·嵌合的概念第84-86页
   ·宏观层面实践——生态优先的景观格局第86-96页
     ·生态优先理念及原则第87页
     ·斑块的选择与保护第87-89页
     ·廊道的选择与保护第89-91页
     ·区域景观格局建构第91-96页
   ·中观层面实践——圈层渗透的景观规划第96-103页
     ·圈层渗透理念第96-97页
     ·生态系统渗透布局第97-98页
     ·人工系统圈层分布第98-103页
   ·微观层面实践——注重交流的景观设计第103-106页
     ·自然层面交流——生态基底第103-104页
     ·人文层面交流——场所内涵第104-105页
     ·自然与人文的交流第105-106页
6 结论第106-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书籍类第112-113页
 期刊论文类第113-114页
 其他资料文献第114-116页
图录第116-120页
表录第120-122页
附录一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2-124页
附录二 作者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合住宅名家名作品析--低层、多层住宅篇
下一篇:低碳理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