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穴位疗法(经络疗法)论文

背俞穴电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性大鼠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缩略语表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前言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32页
 一、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药研究概况第11-23页
  1.溯源第11-12页
  2.病因病机第12-16页
   ·脏腑论第12-15页
     ·从肾论治第12-13页
     ·从肝论治第13-14页
     ·从脾论治第14页
     ·从心论治第14-15页
   ·痰瘀内生第15页
   ·其它第15-16页
  3.辩证治疗第16-22页
   ·中药治疗第16-19页
     ·专方治疗第16-17页
     ·经方加减治疗第17-18页
     ·中成药治疗第18页
     ·分型论治第18-19页
   ·中西药结合治疗第19-20页
   ·针药结合治疗第20页
   ·针灸治疗第20-21页
   ·其它疗法第21-22页
  4.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机理研究第22-23页
 二、围绝经期综合征现代医学研究概况第23-32页
  1.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第23-27页
   ·月经改变第24页
   ·血管舒缩症状第24-25页
   ·精神神经症状第25-26页
   ·泌尿生殖道症状第26页
   ·心血管症状第26-27页
   ·骨质疏松第27页
   ·皮肤的毛发的改变第27页
  2.治疗现状第27-32页
   ·精神心理治疗第27-28页
   ·激素替代疗法第28-31页
     ·常用药物第28-29页
     ·给药途径及常用方案第29-31页
     ·适应症第31页
     ·禁忌症第31页
   ·副作用及危险性第31-32页
实验研究第32-37页
 1.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实验材料第32页
     ·实验动物第32页
     ·主要仪器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4页
     ·模型复制第32-33页
     ·实验分组及处理第33页
     ·腧穴定位第33页
     ·治疗方案第33-34页
 2.标本采集第34页
 3.检测指标与方法第34页
 4.结果第34-37页
   ·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E_2含量比较第34-35页
   ·治疗后各组大鼠血清FSH、LH、ACTH含量比较第35-36页
   ·治疗后背俞穴电针疗法组与利维爱药物组大鼠血清E_2、FSH、LH、ACTH含量比较第36-37页
讨论第37-42页
 1.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模型的制备第37页
 2.对照药物的选择第37页
 3.检测指标的选择第37-38页
 4.背俞穴电针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理论基础第38-39页
 5.取穴依据第39-40页
 6.应用前景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个人简历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荆楚艺术文化考--舞蹈形态的解析与启示
下一篇: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评价与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