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地方工业经济论文

长三角中心城市工业结构研究--基于产业同构性的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16页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研究的范围及核心概念第12-13页
     ·研究范围第12页
     ·核心概念第12-13页
     ·理论假设第13页
   ·研究路径第13-15页
     ·基本结构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的预期成果第15-16页
第2章 产业同构性相关研究综述第16-25页
   ·国外的研究成果第16-20页
     ·传统的产业结构理论第16-18页
     ·当代国外产业同构和趋同的研究第18-20页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20-24页
     ·对于中国当前产业同构性的研究第20-22页
     ·对于长三角地区的研究第22-24页
   ·研究总结第24页
   ·本文的预期结论第24-25页
第3章 产业同构性存在性的测度第25-31页
   ·指标定义及研究范围界定第25-26页
   ·主要指标比较第26-30页
     ·产业同构性第26-29页
     ·产业趋同性第29-30页
   ·本章结论第30-31页
第4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产业同构性划分第31-42页
   ·聚类分析指标的确定第31-32页
   ·基于要素禀赋的聚类分析第32-34页
   ·基于产业结构的聚类分析第34-36页
   ·不同类型产业同构性的划分第36-37页
   ·产业趋同性的测度第37-41页
   ·本章结论第41-42页
第5章 产业同构对于地区经济的影响第42-51页
   ·指标定义及选取第42页
   ·合意同构型城市与非合意同构型城市的划分第42-43页
   ·比较基准的确定第43-44页
   ·含虚拟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第44-49页
     ·总体思路第44页
     ·模型指标第44-45页
     ·模型的具体形式第45页
     ·平稳性检验第45-47页
     ·模型的参数估计第47-49页
     ·回归结果第49页
   ·实证分析主要结论第49-51页
第6章 政策建议第51-55页
   ·非合意型同构的意义第51-52页
   ·政策建议第52-5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本文的结论第55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55-56页
   ·本文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第60-6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超短波自组织网路由协议的分析、测试与改进
下一篇:移动平台下的中文短信内容过滤技术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