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评价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皮肤评价系统的目的、意义 | 第8页 |
| ·本选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 第8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皮肤评价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9页 |
| ·论文的工作 | 第9-12页 |
| 第2章 系统的结构和测量参数的采集方法 | 第12-26页 |
| ·测量设备介绍 | 第12-14页 |
| ·实验室试验系统硬件组成 | 第12页 |
| ·医院提供数据所采用的设备 | 第12-14页 |
| ·皮肤参数的测量技术 | 第14-20页 |
| ·皮肤水分测量 | 第14-15页 |
| ·皮肤油分测量 | 第15页 |
| ·皮肤表面温度测量 | 第15-16页 |
| ·皮肤酸碱度测量 | 第16-17页 |
| ·皮肤的弹性测量 | 第17页 |
| ·皮肤纹理的测量 | 第17-20页 |
| ·纹理(皱纹)参数的研究 | 第20-26页 |
| ·基于灰度直方图的中心矩方法 | 第21页 |
| ·灰度差分统计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 ·游程长度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空间灰度共生矩阵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 ·傅立叶变换法 | 第25-26页 |
| 第3章 评价系统模型的研究 | 第26-32页 |
| ·基于统计方法建立的模型 | 第26-27页 |
|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模型 | 第27-32页 |
| ·神经网络原理 | 第27-28页 |
| ·神经网络的特点 | 第28-29页 |
|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29-32页 |
| 第4章 参数提取 | 第32-48页 |
| ·选定皮肤面积的测量方法 | 第32-35页 |
| ·测量方法一:得出所选定区域所占的百分比 | 第32-33页 |
| ·测量方法二:得出所选定区域的具体面积值 | 第33-34页 |
| ·实现的方法 | 第33-34页 |
| ·精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 第34页 |
| ·减小误差的方法 | 第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皮肤皱纹的曲线拟合 | 第35页 |
| ·皮肤毛孔数量的测量 | 第35-36页 |
| ·皮肤的水分、油分 | 第36页 |
| ·模拟皮肤图像的制作及效果验证 | 第36-48页 |
| ·仿真图像生成原理 | 第37-43页 |
| ·皮肤仿真图像的实现方法及步骤 | 第43-44页 |
| ·仿真效果 | 第44-45页 |
| ·用模拟图像对纹理参数的定义方式进行验证 | 第45-46页 |
| ·测试方法 | 第45-46页 |
| ·测试对象 | 第46页 |
| ·测试误差 | 第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第5章 皮肤质量的评价 | 第48-52页 |
| ·皮肤皱纹的测量方法 | 第48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8-50页 |
| ·病例选择 | 第48-49页 |
| ·操作步骤 | 第49页 |
|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 ·皮肤弹性的测量结果 | 第50-51页 |
| ·实验系统的特点 | 第51-52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52-5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8-6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