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过失中的“注意义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注意义务概述 | 第9-17页 |
一、注意义务的概念 | 第9-11页 |
二、注意义务的内容 | 第11-15页 |
(一) 结果预见义务 | 第11-14页 |
(二) 结果避免义务 | 第14-15页 |
三、注意义务的特征 | 第15-16页 |
(一) 客观性 | 第15页 |
(二) 特定性 | 第15页 |
(三) 合理性 | 第15-16页 |
四、注意义务与不作为犯罪中的作为义务辨析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注意义务的根据 | 第17-28页 |
一、注意义务的理论根据 | 第17-23页 |
(一) 注意义务与被容许的危险理论 | 第17-19页 |
(二) 注意义务与信赖原则 | 第19-21页 |
(三) 注意义务与监督过失理论 | 第21-23页 |
二、注意义务的实践根据 | 第23-28页 |
(一) 确定注意义务实践根据的原则 | 第23-24页 |
(二) 注意义务的实践根据 | 第24-28页 |
第三部分 注意义务与过失犯罪 | 第28-33页 |
一、注意义务在犯罪过失理论中地位的历史演进 | 第28-30页 |
(一) 德日刑法理论中的注意义务 | 第28-30页 |
(二) 英美刑法理论中的注意义务 | 第30页 |
二、注意义务在过失犯罪成立理论中的地位 | 第30-33页 |
第四部分 注意义务的司法认定问题 | 第33-47页 |
一、注意义务的履行前提——注意能力 | 第33-38页 |
(一) 注意能力的概念及内容 | 第33-34页 |
(二) 注意能力的判断标准 | 第34-38页 |
二、结果假定发生时注意义务的认定 | 第38-44页 |
(一) 争论的观点 | 第38-41页 |
(二) 笔者的主张 | 第41-44页 |
三、义务冲突时的注意义务认定 | 第44-45页 |
四、共同过失犯罪中的注意义务认定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