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3页 |
| Abstract | 第13-1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7-54页 |
| 1 引言 | 第17-18页 |
| 2 微乳液凝胶 | 第18-22页 |
| ·微乳液凝胶的结构及作为药物载体的特点 | 第18-19页 |
| ·微乳液凝胶药物载体的组分选择 | 第19-21页 |
|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第20页 |
| ·油相的选择 | 第20页 |
| ·胶凝剂的选择 | 第20-21页 |
| ·微乳液凝胶在缓释及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 3 卵磷脂凝胶 | 第22-24页 |
| ·卵磷脂凝胶的结构及作为药物载体的优点 | 第22-24页 |
| ·卵磷脂凝胶在药物缓释方面的应用 | 第24页 |
| 4 温度敏感水凝胶 | 第24-33页 |
| ·纤维素衍生物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类聚合物 | 第26-27页 |
| ·Pluronic嵌段聚合物 | 第27-32页 |
| ·Pluronic嵌段聚合物物化性质 | 第27-29页 |
| ·凝胶的形成机理 | 第29-31页 |
| ·Pluronic型嵌段聚合物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第31-32页 |
| ·PEG-PLGA-PEG和PLGA-PEG-PLGA嵌段聚合物 | 第32-33页 |
| 5 温度和pH值双重敏感水凝胶 | 第33-35页 |
| 6 凝胶的流变性质 | 第35-38页 |
| ·流变学基础知识 | 第36-37页 |
| ·凝胶的流变性质 | 第37-38页 |
| 7 立题的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8-40页 |
| 8 参考文献 | 第40-54页 |
| 第二章 以明胶为胶凝剂的微乳液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第54-68页 |
| 1 前言 | 第54-55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 ·药品与仪器 | 第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 ·拟三元相图的绘制 | 第55-56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56页 |
| ·流变曲线的测定 | 第56页 |
|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 | 第5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4页 |
| ·相行为 | 第56-58页 |
| ·稳态剪切 | 第58-60页 |
| ·动态粘弹性 | 第60-62页 |
|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62-64页 |
| 4 本章结论 | 第64-65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第三章 温度敏感型微乳液凝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 | 第68-105页 |
| 1 前言 | 第68-69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69-73页 |
| ·药品与仪器 | 第69-70页 |
| ·实验方法 | 第70-73页 |
| ·微乳液凝胶的制备 | 第70-71页 |
| ·流变曲线的测定 | 第71页 |
| ·振荡实验 | 第71页 |
| ·胶凝温度的测定 | 第71页 |
| ·冷冻蚀刻透射电镜 | 第71-72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72页 |
|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72页 |
| ·荧光实验 | 第72页 |
| ·缓释实验 | 第72-73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73-100页 |
| ·F127体系 | 第73-86页 |
| ·稳态剪切 | 第73-74页 |
| ·粘弹性的测定 | 第74-78页 |
| ·温度扫描曲线 | 第78-82页 |
| ·荧光光谱的研究 | 第82-83页 |
| ·电镜观察 | 第83-85页 |
| ·微乳液凝胶的形成机理探讨 | 第85-86页 |
| ·F68和L64体系 | 第86-100页 |
| ·T-X相图的测定 | 第86-87页 |
| ·稳态剪切 | 第87-89页 |
| ·粘弹性的测定 | 第89-93页 |
| ·温度扫描曲线 | 第93-95页 |
| ·荧光光谱的研究 | 第95-98页 |
| ·透射电镜 | 第98页 |
| ·F68和L64形成微乳液凝胶的机理 | 第98-100页 |
| ·药物缓释 | 第100页 |
| 4 本章结论 | 第100-101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 第四章 嵌段聚合物在离子液体中形成液晶的相行为 | 第105-131页 |
| 1 前言 | 第105-106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106-107页 |
| ·药品与仪器 | 第106-107页 |
| ·实验方法 | 第107页 |
| ·BmimBF_4/L64体系的相图绘制 | 第107页 |
| ·偏光显微镜 | 第107页 |
| ·小角X-射线散射(SAXS) | 第107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107-123页 |
| ·BmimBF_4/L64体系相行为 | 第107-115页 |
| ·BmimBF_4/L64体系的T-X相图 | 第107-108页 |
| ·L64含量对液晶结构的影响 | 第108-111页 |
| ·温度对液晶结构的影响 | 第111-114页 |
| ·液晶形成机理探讨 | 第114-115页 |
| ·第三组分的加入对体系结构的影响 | 第115-123页 |
| ·水分子的影响 | 第116页 |
| ·油溶性分子的加入对层状液晶的影响 | 第116-122页 |
| ·三组分体系的液晶形成机理 | 第122-123页 |
| 4 本章结论 | 第123-124页 |
| 5 参考文献 | 第124-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2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2-133页 |
| 发表外文论文 | 第133-14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