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业设计论文--产品设计论文

基于符号学的儿童餐具造型设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对象第11-12页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1页
     ·国内外儿童餐具设计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12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本课题的基本框架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符号与符号学相关理论概述第15-25页
   ·符号之解第15-19页
     ·符号的分类第15-16页
     ·符号的功能第16-17页
     ·符号的传达第17-19页
   ·符号学概述第19-22页
     ·符号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理论第19-21页
     ·现代符号学理论的确立第21页
     ·中国符号学研究状况第21-22页
   ·产品符号学第22-23页
     ·产品符号学的起源第22页
     ·产品符号学的文化价值第22-23页
   ·符号学与儿童餐具造型设计第23页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系统构建及编码规则第25-44页
   ·儿童餐具消费对象分析第25-26页
     ·儿童餐具的购买者第25页
     ·儿童餐具的使用者第25-26页
   ·儿童餐具使用者的分析第26-31页
     ·儿童成长发展阶段划分第26页
     ·儿童的生理及心理特征第26-28页
     ·儿童的饮食行为第28-30页
     ·儿童的认知行为第30-31页
   ·儿童餐具内涵及分类第31-32页
     ·儿童餐具的内涵第31页
     ·儿童餐具的分类第31-32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传达"系统第32-36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构成第32-33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传达第33-36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信道第36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编码第36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编码规则第36-42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语义学规则第37-40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语构学规则第40-41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语用学规则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设计方法与原则第44-58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的组成要素第44-49页
     ·儿童餐具造型设计的形态符号第44-45页
     ·儿童餐具造型设计的色彩符号第45-47页
     ·儿童餐具造型设计的材料符号第47-49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设计的提取方法第49-54页
     ·从传统文化元素中提取造型符号第50-51页
     ·从自然物体形态中提取造型符号第51-53页
     ·从其它产品形态中提取造型符号第53-54页
   ·儿童餐具造型符号设计原则第54-57页
     ·科学与安全性原则第54-55页
     ·舒适与易用性原则第55页
     ·互动与趣味性原则第55-56页
     ·健康与益智性原则第56页
     ·系列与组合性原则第56-57页
     ·教育与文化性原则第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基于符号学的儿童餐具设计实践第58-67页
   ·设计定位第58页
   ·儿童餐具设计存在的问题第58-59页
   ·设计方案一:仿生卡通化儿童餐具设计第59-63页
     ·方案一形态符号设计第60-61页
     ·方案一色彩符号设计第61页
     ·方案一材料符号设计第61-62页
     ·方案一整套效果图设计展示第62-63页
     ·方案一设计总结第63页
   ·设计方案二:系列化组合儿童餐具设计第63-65页
     ·方案二形态符号设计第64-65页
     ·方案二色彩符号设计第65页
     ·方案二材料符号设计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研究成果小结第67页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遥感影像检索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基于颜色和光谱特征的遥感影像检索
下一篇:轴向冲击复合材料杆的动力屈曲及静力作用下层合板屈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