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社会宏观环境带来的挑战 | 第9-10页 |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有利于辅导员定位专业自我,激发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热情 | 第11-12页 |
·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地位 | 第12页 |
·有利于改善外部环境,增强职业的吸引力 | 第12页 |
·有利于丰富学生管理理论,推进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 第12-1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学生管理与学生事务管理 | 第13-14页 |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 | 第14页 |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关于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论研究 | 第14-17页 |
·关于辅导员专业化的实践探索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辅导员专业化概述 | 第19-31页 |
·专业与专业化 | 第19-22页 |
·专业 | 第19页 |
·专业标准 | 第19-21页 |
·专业化 | 第21-22页 |
·辅导员专业与辅导员专业化 | 第22-31页 |
·辅导员专业(学生管理专业) | 第22-29页 |
·辅导员专业化 | 第29-31页 |
第3章 辅导员专业化困境的剖析 | 第31-41页 |
·辅导员现状调查研究 | 第31-37页 |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发放 | 第31页 |
·辅导员专业化面临困境的问题呈现 | 第31-37页 |
·辅导员专业化面临困境的归因分析 | 第37-41页 |
·相关政策的流动性导向,不能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 第37页 |
·制度建设滞后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发展 | 第37-39页 |
·对辅导员角色的认识限制了辅导员的专业发展 | 第39-41页 |
第4章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特征与启示 | 第41-47页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发展的特征 | 第41-44页 |
·专业地位的确立和专业理论的发展 | 第41-42页 |
·专业团体和协会的出现 | 第42-43页 |
·专业期刊的出版 | 第43页 |
·专业化道德规范的出台 | 第43页 |
·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设置的独立化和功能的高度分化 | 第43-44页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启示 | 第44-47页 |
·在大学设立学生管理专业,为学生事务管理培养专业人才 | 第44-45页 |
·辅导员应加强针对学生的专业研究 | 第45页 |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学生管理组织和协会 | 第45-47页 |
第5章 推进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策略 | 第47-58页 |
·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升辅导员的专业地位 | 第47-49页 |
·思想政治理论教导员 | 第47-48页 |
·学习指导员 | 第48页 |
·心理疏导员 | 第48-49页 |
·就业指导员 | 第49页 |
·设置学生管理专业,促进学科建设 | 第49-51页 |
·设置学生管理专业,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养 | 第49-50页 |
·加强学生工作理论研究,提升辅导员的专业能力 | 第50-51页 |
·创新体制,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 | 第51-52页 |
·鼓励专业细分,突出辅导员职业特点 | 第51页 |
·理顺体制,统一管理 | 第51-52页 |
·以人为本,加强辅导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 | 第52-55页 |
·建立辅导员准入机制 | 第52-53页 |
·健全培训进修机制 | 第53-54页 |
·完善辅导员评价机制 | 第54-55页 |
·建立辅导员激励机制 | 第55页 |
·构建学习型组织 | 第55-58页 |
·激励辅导员不断超越自我 | 第56页 |
·促进辅导员成员不断改善心智模式 | 第56页 |
·建立辅导员队伍的共同愿景 | 第56页 |
·促进团队学习 | 第56-58页 |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